韓絳講的當今大宋的社會矛盾理論。
“恩。”錢蕁逸點了點頭,這一點他認可。
“接下來,最廣泛的矛盾就是無田百姓與地主的矛盾了。說白了能有口吃的,誰沒事造反呢。可經宋一代,起義好幾百次,牛逼。”
韓絳用一句牛逼結束了自已的理論。
錢蕁逸開口了:“紹興三十二年,就戶部統計約有一千二百四十萬戶,去年戶部的統計是一千二百四十五萬戶,而紹興五年卻只有一千零八十萬戶。絳兒你可看出什么問題了嗎?”
這個問題韓絳還真懂:“太公,到上限了,想增加已經不容易,不是沒有人生孩子,而是土地產出的糧食已經到了極限,所以人口增長到了上限,除非有更大的地盤,更多的糧食來源,或是新的耕種方式能讓現有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
錢蕁逸看了一眼陸游,遲疑片刻后問才問絳兒:“你曾經那里,糧食有多少?”
韓絳愣了一下,陸游也是。
陸游不明白錢蕁逸這一問是什么意思。
可在錢蕁逸眼神的鼓勵之下,韓絳還是回答了:“黑龍江一省,年產糧食五千七百萬噸,一噸折兩千斤。全國,六點六億噸。夠吃但不能吃好,所以還要滿世界去買。”
六點六億噸,似乎并不多。
因為大宋糧食年產量頂峰時達到了一千四百億斤。
人口數量,國土總面積還是有差的。
韓絳這時補了一句:“牛奶三千萬噸、各種肉類八千五百萬噸、水果產量一億三千萬噸。”
哈哈哈!
錢蕁逸笑了,若只論糧食確實大宋不弱,可肉類呢。
連牛奶都是以千萬噸計算的。
這數量放在大宋,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每年零點三點噸牛奶,就是每天能讓人喝二斤奶。
錢蕁逸說道:“看來,這天下若想好,需翻天覆地。任何的變法、改革都不足以解決眼下的問題,那么就說眼下,如何讓人口再次增加呢?”
“擴土。”
錢蕁逸問:“向那里擴土?”
“紅河三角州,一年最少兩季水稻,是占城稻的優質產區,一年少說也有也有每頃五十擔的產量。”
錢蕁逸搖了搖頭:“不對。”
不對?
卻聽錢蕁逸說道:“交趾本是先秦交趾郡、漢時的交州,唐時靜安軍節度使駐地。”
韓絳起身,重重一禮:“曾孫兒錯了,是拿回我華夏本來的國土。”
“恩。”錢蕁逸很平靜的點了點頭。
陸游有點懵,自已聽了些什么。
是漢話,可怎么就是聽不懂。
錢蕁逸再問:“有幾分把握?”
“回太公的話,沒有。雷州都指揮使白玉樓還在謀劃之中,錢糧軍械夷南城已經在全力準備,但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雷州的兵力有限,廣南西路各部落的兵力也有限。聽說已經聯絡了牛吼一族,可就是加上他們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