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再遇講的有道理,戰場上有機會偷襲絕對不能放過機會。
孟宗政四下看看,想尋找新的獵物。
很遺憾,他沒什么機會了。
趙放為了布置圍殺這支金軍研究很久,地形、時間都計算過多次。暗底里埋伏的兵力是明面上的五倍,是金軍這支兵馬的八倍兵力。
這便是圍點打援戰術。
劉仙倫這時過來了,站在兩人身旁:“昨天消息傳來,獵物已經出林,你們把手中的軍務交了就出發,話說到明面上,若有失,沒有人替兩位將軍收尸,也留不下姓名。”
畢再遇默默的點了點頭。
獵殺金相胥持國。
無論成敗都不會留名,將來史書上只會寫一句,金相胥持國南下賑災遇亂民,死于亂民之手。
除非,金國被滅國。
否則,這件事情永不會讓人知道。
但,此事卻許多人愿意拼上性命。
揚州的瞎狗,原秀州、現在宛城的方圖,金國境內太行山匪王牛三刀,金國境內河東水匪楊天行。
這四位在官府記載,皆是匪類。
瞎狗:身份是行錢、私鹽販子、水行首領等等。
方圖:原私鹽販子,現宛城義軍活著的五大王之一,惡匪。
牛三刀:原本不姓牛,其祖父只一個小人物,他冒用了岳飛部下牛將軍后人之名在太行山聚集了數萬人對抗金國。
楊天行:傳說是楊再興的后人,集結了一票人馬聚集在原水泊梁山對金國對抗。
牛三刀與楊天行接到了辛棄疾的信之后,沒提一點條件,義無反顧的帶著自已最精銳的人手參與了執行獵殺胥持國的行動。
甚至于他們愿意在胥持國死后,扛下殺死胥持國這件事。
讓金國的怒火沖著他們來。
胥掛國,是漢人,在金國為官幫著金國貴族欺壓漢人,這樣的人,應該殺。
再說金中都。
疲憊的韓侂胄回到迎賓苑之后,連手都不想再抬一下。
談判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
縱然大方向已經確定,可接下來卻還有許多細節要討論,細節討論完了之后,兩國盟約可以說是一個字一個字扣出來的。
別以為一個字不重要。
想當年宋金第一次談判的時候,是貢還是幣,就爭了數日。
韓安為韓侂胄送上一杯參茶,然后小聲說道:“主君,有消息傳來,獵狼行動已經正式開始了。”
“恩。”韓侂胄點了點頭接過茶碗。
瑯琊郡公,這是胥持國的爵位,所以這一次行動韓絳命名為獵狼行動。
韓安低聲問:“主君,老奴想來想去,殺胥持國扶朱熹上位,對我韓府似乎沒什么好處,相比胥持國,朱熹更有才干。”
這是一個很中肯的評價。
放開朱熹的品德,作人雙標不提,在政務特別是民政上朱熹還是有才干的。
韓侂胄喝了半碗參茶后放下了茶碗:“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咱們韓家需要有一個交好的金國權貴,絳哥兒選的是李喜兒,但我卻認為完顏襄更合適。不是說絳哥兒有錯,也并非我選的更好,我只是想嘗試一下押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