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仙倫搖了搖頭:“不好,唐明光確認過,沒有現在咱們用的赤漆山文復甲好。”
趙放與趙方聽完這話后對視一眼,一齊大笑。
劉仙倫是政務良臣,他不懂。
趙放解釋道:“我給你解釋,唐明光不是一件鎧,是氣勢。萬軍之中,一將在前,明光閃閃,這是一軍的旗,一軍的膽,更是身為武將的氣勢。本將在此,爾敢來一戰否。”
劉仙倫懂了。
這不是一件甲,這是一種態度。
一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統帥的甲,告訴敵軍,本將在此。
說的難聽一點,這等于給了敵軍一個靶子。
趙方想了想:“那就用,告訴他們鄂州領軍將領換明光。”
換明光不難。
將胸甲拆下來,然后滲鉻,打磨。
工匠們辛苦一夜,用磨鏡子的辦法打出光亮亮的胸甲還是不難的,胸甲原本就是兩塊整片,要全身明光,這個有難度。
宛城軍南下。
吃了一碗餃子之后的士兵們士氣如虹。
楊次山算什么東西。
守孝感。
城下,八位領軍的將軍列陣排開,亮閃閃的鎧甲幾乎晃瞎的他的雙眼。
“殺!”
長刀向前一指,整齊的軍陣向前三步。
這是氣勢。
楊次山跪了。
一個小村出來的,別說是血淋淋的戰場,就是演武場他都沒有親眼見過。
建康軍幾位負責布陣在外。
他們懂。
宛城軍是真正的精銳,氣勢這東西是偽裝不出來的。
“打吧。”建康軍出戰了。
那一隊是真武器,那一隊是假的,事先早就有安排。
建康軍內心也不怎么服氣,他們也是有著傳承的強軍,他們的祖輩血戰金軍,他們的統帥無時不在想著光復中原,他們的訓練比臨安城那些禁軍還苦。
那怕是木棍,他們也要打出氣勢來。
棗陽軍、襄陽軍各三千人對上建康軍初陣的六千人。
他們打的是男人的血性。
七軍總要分出一個高下的。
臨洮軍、棗陽軍、襄陽軍、興州軍、平江軍、建康軍、淮南東軍。這些便是韓絳的老底子,七只兵馬中淮南東軍力克交趾,戰功顯赫。
襄陽軍、棗陽軍血戰金軍,占宛城,又控制了周邊七州三十三縣,他們有著自己的驕傲。
興州軍、臨洮軍,血戰七萬金軍精銳,他們鐵骨錚錚。
平江軍,打宛城出過力。打交趾出過力。
唯有建康軍,寸功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