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不合適。
韓絳接著講:“大城人眼下是被打的抬不起頭,他們或許會許諾無數條件,現在答應了,將來呢,等他們的危機度過,就算不敢明說,內心有怨恨的話這事也會給咱們帶來無數的麻煩,這便是我的態度。”
“在理,在理。”
韓絳又提到了大理:“大理圖什么,事實上,大理眼下是誰說了算。還是不是段氏呢,未必。”
說完大理,韓絳嘆了一口氣:“我最近才算明白,為什么鐵木真能夠橫掃天下了。”
“為什么?”
韓絳伸出一根手指:“金國,貴族是什么樣。”再伸一根手指:“看看咱們大宋的朝廷,還有貴族們,糜爛到什么程度。”
李洱也是嘆了一口氣:“這么說來,他還真是運氣好,就我所知,西遼的王也是只知道享受,不思進取的人。大理這邊,段氏已經被架空,這天下各國都是這般的差勁,確實是給了他機會。”
“是這話,為什么我不拼了命的滅金,我在等,等鐵木真真正與金國開戰,他們一但開戰,咱們肯定不會看熱鬧,當金人的貴族們無力保護他們的家園之時,咱們再上。這事說來有點不夠仁義,可我們會說,危難之時是我們救了金國百姓。”
仁義。
爭霸天下那來的仁義。
仁義就應該象大宋朝廷一樣,進貢、進貢、再進貢。
不斷的給歲幣,什么事都當和事佬。
李洱站了一處地勢偏高的地方,望著這四周:“也不知道……”沒等李洱說完,突然有人高喊:“發現村落,發現村落。”
真的有人。
不是野人,也不是原始人。
一百多帶著武器的人到了村落,幾句話就搞清了情況。
“報主君,這里的人也是外來者,他們有些近十年才過來,有占婆人、真臘人、越人,還有咱們宋人,有兩位是靖康之役時流落至此的。”
小呂宋有人并沒有什么奇怪的。
南洋。
從唐時就開始慢慢的有人移居,華夏的子民因為各種原因遠赴重洋。
很快,兩名在靖康之役時先祖逃離來到這里的人被帶到了韓絳面前。
這兩人眼下只知道,要見他們的是來自中原。
他們對中原的變化絲毫未知。
甚至于,在他們看來,宋已經亡國了,畢竟汴梁都被金人攻占,皇帝與太上皇,還有無數的宮妃都被抓到了北方金國的地盤。
這兩人見到韓絳后,依平民見到朝廷重臣的禮節施了一禮,而后開口第一句話就把韓絳給問的愣住了。
其中一人問道:“貴人,大宋還在嗎?”
好問題。
韓絳真的給問愣了。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倒是李洱搶先一步答道:“暫時,還是大宋。”
“暫時!”
這個詞讓問話的人完全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
什么叫暫時還是大宋,暫時這個詞似乎不合適用在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