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看來,道和佛都是生命體對于世間萬事萬物的認知,不過,各自的側重點不同罷了。”
“佛講求的是內在人心,普度眾生,由內而外。從自我內心的認知改變,來帶動他人的改變,最后達到認知世間的結果。”
“而道不同,直接拋開自身,直接認知世間萬物的生長發展規矩,追尋萬物的本質。由外而內,通過探索,而讓自我在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升華!”
“所以,佛性戒律,道法自然。按照我的品性,我覺得還是道比較適合我。”
“……佛性戒律,道法自然。”心德菩薩低聲重復著這句話,他的想法受到了沖擊。
這是他之前沒有想過的事情,因為佛法講求度己度人,而楊玉口中所說的道,給他的感覺就是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自然規律。
生老病死,愛恨別離,不用過多的下手干預,任其發展,聽之任之即可。
可是,這樣又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這件事物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去制不制止?
心德菩薩揉了揉有些發痛的額頭,問出了這個問題。
楊玉瞟了一眼正在苦思冥想的心德菩薩,嘴角微微上揚,“制止?為什么要制止,為什么又不制止呢?”
“一切不用想太多,率性而為,順其自然就好。想制止就去制止,不想就聽之任之。”
“因為保護一件事物,勢必會傷害另外一件事物,哪怕是神佛,都不可能讓事情完美的解決。不然,就不會有以身飼鷹的故事發生。”
心德菩薩有些恍惚,這個故事他也聽過,佛為了救一只鴿子于鷹爪下,自愿代替鴿子以身飼鷹。
現在想來,也是佛沒有其他辦法,要救鴿子,勢必會讓鷹無食物,鷹死則殺生。
不救,則鴿子必死。
為了救助雙方,佛選擇用自己代替鴿子,這種精神當然可貴,可以說是大無畏。
頗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氣蓋,可是,這對么?
佛殺了自己,這就不是殺生了么?
心德菩薩突然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思維邏輯的怪圈,就好像他走進了麥比烏斯圈一樣。
無始無終,永遠沒有出路。
看著不停揉著腦袋,要是有頭發都可以抓下來一大把的心德菩薩,楊玉嘆了一口氣。
誰說菩薩沒有執念,普度眾生就是他最大的執念!
要不然當年的地藏王菩薩,也不會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宏愿。
這執念的大小都可以撼動天地……
看著心德菩薩糾結痛苦的樣子,楊玉有些于心不忍,是不是自己下藥下太猛了。
萬一這菩薩因為這個哲學問題,而走火入魔,估計那些佛類宗教組織的信徒不會給自己好看。
于是,他決定插科打諢一下,“那個……其實你不用太糾結這些,在我的故鄉有句話說:道亦是佛,佛亦是道,佛道本一家……”
聽見楊玉的聲音,心德菩薩突然停下了揉腦袋的動作,低聲自語,“佛道本一家,道亦是佛,佛亦是道……佛本是道……”
“轟——”仿佛一聲驚雷在心德菩薩腦袋中炸響,他的雙眼越發明亮起來。
“佛本是道……佛本是道……”
聽著他喃喃自語,楊玉臉色比哭還難看,麻麻地,自己沒有說過這句話啊!
這腦回路……
他怎么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