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紛紛看向孟忠賢:這是什么套路?
孟忠賢面色不變,心里也在納悶:怎么回事?這草莽小子怎么主動提詩詞?難道他三杯酒下肚喝暈了頭準備自爆?
他一邊琢磨一邊應和道:“王大人謬贊了,不過學生們能與諸位親大人共度中秋,這確實是三生有幸,我相信他們都想表現一番。不如這樣,我們大家伙正好圍坐一圈,那便來個飛花令,擊鼓傳花,花落詩成,如何?”
這是他的計劃,鼓手都安排好了,到時候花落誰家他也安排好了,接花的學生提前準備了詩詞,就等著給他長臉,同時花還會落到王七麟手中,到時候嘿嘿嘿。
想到這里,他忍不住發出豬拱白菜的歡笑。
劉博正要點頭,王七麟搶著說道:“擊鼓傳花固然有趣,可卻不能完全展現本縣學子的文采,所以我看咱們就挨個飲酒、挨個作詩,來個中秋群詩會,這樣多年后說不準能留下一段佳話。”
座下學生們豁然色變。
孟忠賢臉色也變了。
不能喝酒、不能吃肉的趙霖本來覺得這種宴會很無趣,所以看到學生們臉色紛紛變化他覺得很有意思,跟看變臉似的,于是就說道:“好,這么來吧。”
主官這么說了,劉博和曹慶自然更沒有意見。
這時候王七麟走出來沖三人挨個施禮,說道:“游戲是下官提出的,那就從下官開始,今夜中秋,學生以中秋佳節為詩題,草草準備了一首七律,權當拋磚引玉,還望大人們斧正!”
見此祖志文、孟忠賢等人紛紛撓頭,他們懵了。
劉博很感興趣,揮手道:“王大人要先展露文采嗎?很好,果然青年俊杰,請!”
王七麟推開窗戶,一輪圓月高懸天空。
月光皎潔。
陽臺有花,王七麟指著怒放的花朵滿含深情的誦讀道: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他又看向蒼穹點點星,繼續讀道:“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隨著全詩一句句吐出,書生們表情一次次變幻。
最后一個‘消’字吐出,有的書生倒吸涼氣、有的書生激動的舉酒杯、有的書生頹然、有的書生眼神呆滯,還有的秀才吹口哨。
吹口哨的自然是徐大,他豎起兩根大拇指道:“牛逼哉!”
王七麟忘記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也忘記詩名了,他當時為了在父母面前表現自己,就死死記住了全詩。
本來時隔多年,這首詩他忘記的差不多了。
但好巧不巧,前段時間他喚醒了腦神,如今記憶力非凡,少年時候的許多往事都能回憶起來。
剛才穆太航提醒他后,他就在絞盡腦汁的回憶這首詩,最終好懸給回憶了起來。
這首詩相比《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中秋》、《八月十五夜月》、《嫦娥》、《唐多令》等千古名句自然不算什么,可這些千古名句都在書本上,在場書生懂的比王七麟更多,他沒法剽竊。
而這首詩是他在夢里發現的為數不多在新漢朝詩詞書中找不到的詩作,于是他才苦心背了下來,少年時他不懂事,以為自己作一首好詩就能成為遠近聞名的天才。
但爹娘的不重視加上他的成熟,他就把這妄想給摒棄了。
詩才不是那么好當的,比如此時孟忠賢便猜到他這首詩是剽竊所得,拍案而起問道:“王大人,這首詩當真是你做的?”
王七麟笑道:“怎么,孟大人也要來做一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