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年輕。
有闖勁兒,有魄力。
是個可以挖出好作者的潛力股。
默默點點頭,魏術抬起手朝下面壓了壓:“不用站起來,坐下就好,坐下就好。”
魏術和藹可親的說道。
然后虞姬芮卻沒有真的坐下:“魏總,我還是站著吧,我怕我坐下之后,您看不到我。”
“嗬嗬……”魏術笑了兩聲,“你這個小編輯,還挺幽默,emmmm……這就很好嘛,大家以后要多向虞姬芮編輯學習啊,跟文學混在一起,就不能太刻板,要與時俱進。”
“我很看好你。”
魏術停頓了片刻,直接切入正題:“把雜志遞給虞姬芮編輯。”
雜志很快傳到虞姬芮手邊。
“你先看看這些詩篇,然后講講這名作者吧,我對這個事情很好奇。”魏術自己也找了把椅子,還拍了拍王奇的肩膀,“王主編也坐,我們就當是開一個專題會議了,主題就是網絡中蘊含的文學創作。”
平時基本不敢把自己工作放到文學層面或者高度的魏術,這次進門之后,已經多次在使用文學這個詞了。
這便是逼格。
誰敢不服氣?咱家的作品都登上頂級期刊了,半本期刊都是一位作者的詩詞,這還不算是文學嗎?
當代古典主義詩人,這格調總是足夠分量了吧。
五分鐘之后。
魏術又點了虞姬芮的名:“說說吧。”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虞姬芮開口了:“魏總,這些詩詞,我確實比較熟悉。作者歲月可回頭,真名孟軻,兩年前與平臺簽約了第一本書《重生之都市無敵大宗師》,200萬字完結,成績一般,但整個創作過程從未斷更,態度非常正。這些詩詞是出自第二本書《慶余年》之中,新書是上個月中旬上傳,當周上架,月底結算時平均訂閱已經突破8000,截止到昨天晚上,一共更新字數226萬字,為平臺創造利潤435萬,按照A簽作者的分成規則,平臺可以分到至少200萬。”
魏術聽著聽著就是一愣:“虞編輯,你沒有說錯吧?上個月上傳,到本月已經更新了226萬字?”
虞姬芮點點頭:“魏總,您沒有聽錯,這本書的第一章是我遠程直播親眼盯著作者碼出來的,不對,不是碼,是創作,整個過程我都目睹了。”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虞姬芮又補充了一句話:“還有,慶余年中確實出現了這些詩,但除了《登高》那一首,其他的詩篇都是殘句,但是給《中華詩詞》投稿需要將全篇創作出來,因為中間涉及到版權的問題,當時我已經跟公司報備過了。”
魏術點點頭:“作者的創作是作者自己的,集團只需要知道,作者是屬于集團的簽約作者就行。這些詩詞的稿費還有后續的費用,集團不要分成,全部送給作者。”
魏術想的很清楚。
詩詞在這個時代,并不會產生太多的資金價值,名重于利,他看重的是孟軻這個人,并非真的是那些詩篇。
這就像某些用人單位招聘文科類博士一樣,并非是真的想讓這些博士做出什么,大概率是為了門面,或者……裝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