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春節,魔都各界官員學者,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爭著來秦家拜訪。一時間,賓客盈悶悶,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將秦家變成了菜市場一般。
秦笛不愿意在人前露面,所以關起房門不出來。
晏雪正在跟一個來自歐洲的嬤嬤學英語和法語,所以同樣很少出現在人前。
朱婉作為大醫學家,早已處亂不驚了,每天該做什么做什么。
秦漢承西裝革履,喜氣洋洋,樂此不疲,迎來送往。
秦菱和秦月這兩位秦家的公主,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顯得越發的光彩奪目。
很多青年像蒼蠅一樣圍上來,千方百計的展示自己的才華,爭著跟她們說話。
無奈秦菱年齡漸長,性格沉凝,行事穩重,依舊過著平常的日子,每天進研究所工作。她不喜歡這些蜂擁而來的人,覺得這些人太浮躁了!比較而言,張乃景每月一封信,介紹美國的學習和經歷,倒顯得頗為有趣。
秦月則不然,她才十九歲,看什么都新鮮,喜歡跟人聊天,喜歡被人追捧。
1924年元宵節過后,她干脆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找了一座獨立的庭院,弄了個文學沙龍,召集了一幫人,不但經常聚會,還發表詩歌、散文。
這年頭,正趕上新文化運動,各種思潮碰撞,前來參加沙龍的人中,既有一些進步青年,也有新鴛鴦蝴蝶派,更有花花公子夾雜在里頭。
秦笛對妹妹不放心,特意從精武門找了兩個女保鏢,專門負責秦月的貼身保護。
另外,如果秦月出門在外,還會有兩位持槍男保鏢,不遠不近的跟著。
公共租界實行英美法律,因此是不禁槍支的。
一直以來,秦笛都在不顯山不露水的修煉。
他不想像黃金榕、杜悅笙、張嘯林一樣,做魔都地下的黑老大,要不然,他早就干掉這三個家伙取而代之了;他也不想進入政界干擾歷史的進程,否則他可以救下宋教仁、陳其美,或者追隨孫先生、蔣先生去做官。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時代的變遷,官僚資本走上前臺,民營資本開始顯得勢單力薄。要想順利做生意,往往需要官商結合,上頭得有人罩著才行。
秦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包括制藥、銷售、研究所和糧行,再加上紗廠和印染廠,已經雇傭了幾千號人,單是制藥廠的安保就有兩百多人。
秦笛不斷接觸那些員工,從中挑出幾位忠厚老實,又識文斷字的年輕人,讓他們幫自己作事。
這些人中,包括趙昌、錢榮、孫勝、李辰、周明等,個個身家清白,沒有幫會背景。
趙昌是湖南人,讀完中學,孤身來魔都尋找機會。
錢榮是浙江人,同樣讀完中學,為人聰明伶俐。
孫勝是山東人,出身書香門第,后來家族破落,隨父母來到南方。
李辰是湖北人,父母雙亡,帶著妹妹輾轉來到魔都,半道上差點兒餓死。
周明是本地人,父親在碼頭工作,母親在秦家紗廠做工。
1924年3月,秦笛將這些人叫過來,交代他們作一件事:“帶著銀錢出去找人,名字都已經有了,也知道大概的方向,但不知道具體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