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底,秦笛還做了一件大事,斥資買下了百代唱片公司。
他買的這個百代公司,是法國人Pathe兄弟創立的,還沒有被英國EMI(electricandmusicalindustries)吞并。
歷史上,這家法國公司經營不善,被英國的EMI買了,依然叫“百代唱片”,后來如雷貫耳的周旋、胡蝶、聶耳、冼星海,都簽約了這家公司。民國時期,這是最大最著名的唱片公司了。
秦笛之所以買下這家公司,是因為1927年是流行音樂的元年,從這一年開始,有了經久不衰的歌曲,拿下唱片公司有助于推出新歌,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做貢獻。當然,新民主主義革命,到底算無產階級革命,還是資產階級革命,他也搞不清楚。
不管怎樣,歷盡百年滄桑,還在被人們傳唱的歌曲,不能用意識形態來衡量。
秦笛買下這家公司之后,繼續聘用原來的工作人員,購入國外先進的錄音設備,同時聯系國內的知名音樂人。
他聯系的第一個音樂人是黎錦暉。
黎錦暉是湖南人,生于1891年,比秦笛大九歲。他是中國近代歌舞之父,早期從事兒童歌舞,從1927年開始轉攻流行歌曲。
秦笛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四處募款,想要創辦一家歌舞學校,進而成立歌舞團。
秦笛跟他有了一番長談,決定投入三十萬元,幫他建立歌舞學校,成立“明月歌舞團”,但是彼此之間有約束,今后所有的學員,所有的優秀歌曲,都要交給百代公司來制作唱片。
黎錦暉自然不反對,對他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好音樂總要灌制成唱片,秦笛提供的合約并不苛刻,每張唱片提成25%,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
除了黎錦暉之外,秦笛還聯系了肖友梅、趙元任、青主、沈心工、曾志、高壽田、馮亞雄、張若谷、劉天華等人,請他們作詞、作曲,或者推薦學生,跟唱片公司簽約。
秦笛不需要親自去跑,他只要制定章程,然后交給經理去做就行了。
百代公司的經理名叫“周天麟”,雖然填詞作曲的本事不怎么樣,但他的耳朵很好使,有著很強的鑒賞力,知道什么樣的歌聲吸引人。
1927年,民國七大歌手中,最年長的龔秋霞才九歲,周旋、白虹、李香蘭才七歲,白光才六歲,吳鶯音和姚莉才五歲,這些人自然指望不上。
不過,中國從來都不缺人,經過黎錦暉一番努力,很快挑出十幾位年輕的歌手。
另外,還有一些影星慕名而來,前來唱片公司試音,其中包括胡蝶和阮玲玉。
胡蝶的聲線算不上太好,因此周天麟只跟她簽了三年短約。
阮玲玉的歌聲還不錯,曾經在電影里唱過主題曲《尋兄詞》。所以百代唱片公司跟她簽了十年長約。
秦笛親自撰寫了長約協議,短約則交給周天麟去弄。
他對周天麟有要求:“每一位長約的歌手,都要經過我的確認!”
他對絕大多數的歌手都不在意,因為流行歌曲剛起步,還差五到十年,才到輝煌燦爛的年代。再者,他沒有泡戲子、女演員、女歌手的惡習,作為幕后老板,犯不著親自出馬,跟這些人密切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