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走出書房,對眾人道:“我準備去一趟美國,至少在外頭待好幾個月,啥時候回來不確定。”
朱婉從閣樓上走下來,道:“去吧,多帶幾個人,注意安全。順便把鏈霉素的專利申請了。”
張乃景看著秦菱,笑道:“老婆,我們也出去玩幾個月,好不好?”
秦菱白他一眼,道:“你要是走了,開元電器怎么辦?”
張乃景笑道:“下頭還有經理呢,讓他匯報給老爺子。”他說的老爺子,自然是張淡儒。
秦笛也跟著勸說:“人多才熱鬧,最好秦月也跟著一起去。”
秦月使勁擺手:“哼!我才不去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呢。如果有可能,我想去蘇聯看一看。”
秦笛不去管她,轉身對朱婉道:“媽,你是舉世聞名的大醫學家,如果你去了美國,肯定受歡迎。”
朱婉搖頭:“我連去瑞典領獎都懶得去,還去什么美國?”
的確,諾貝爾獎的三次頒獎典禮,她都沒有參加,甚至連獎金都沒要!
對她來說,諾貝爾獎只是榮譽,不值得遠渡重洋去領獎金。
而且按照記載,1901年的諾貝爾獎只有4.2萬美元,到1929年也只有十萬美元,秦家財大氣粗,不缺這點兒錢,多賣兩支青霉素啥都有了。
秦漢承倒是想出去轉轉,可他畏懼漫長的海上航行,此前他有過幾次類似的經歷,在船上憋兩個月,滋味太難受了。
實際上,因為科技的進步,輪船的速度提升很快,最新的美國美森公司客船,每小時能跑22節,相當于每小時40公里,如果全速航行,只要十來天,就能跑到舊金山。
秦笛要去的是紐約,位于美國的東海岸,如果輪船停靠舊金山,還要坐幾天火車,從西向東,橫跨大陸。
幾個人商量了一番,最終買了七月底的船票。
秦笛,晏雪,張乃景,秦菱,小姑娘張怡然,再加上杜蓉、杜蘭姊妹,以及一個名叫“陳虎”的保鏢,總共八個人,一起坐船,橫渡大洋。
陳虎是張乃景的貼身保鏢,早年跟他去過美國,也算是有些見識。
此人身高馬大,個子有一米九,渾身都是腱子肉,三十幾歲的年紀,四方臉,一雙眼睛仿佛銅鈴一般。他的功力處于明勁巔峰,比杜蓉和杜蘭還要強一些。
秦笛叮囑杜蓉和杜蘭,保護好秦菱母女就好,別的都不用管。
于是乎,這姊妹倆天天追著小丫頭,在船上跑來跑去。
他們買的頭等艙,位于輪船的上層,噪音很小,住的很寬敞,還有游泳池,健身房,咖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