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逆水而上,先至西陵峽。
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從東邊的南津關,到西邊的香溪口,全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自東向西,依次是燈影峽、崆嶺峽、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巖間瀑布飛泉。
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只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
牛肝馬肺峽,兩岸峰巒崔嵬,江面狹窄,江流湍急,北岸兩團重疊而懸的鐘乳石最為有趣。它們一團形似牛肝,一團形似馬肺,牛肝馬肺峽因此而得名。
兵書寶劍峽,是指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巖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顧如梅的年紀跟眾女相仿,所以很容易打成一片,一路就聽見她清脆的笑聲,以及源源不絕、挖空心思的解說,倒也不覺得郁悶。
顧如虎一只耳朵聽姐姐講解,另一只耳朵傾聽兩岸的聲音。良久之后,他疑惑的問道:“先生,古詩里有‘兩岸猿聲啼不住’,為啥我們聽不見猿猴的叫聲呢?”
秦笛道:“三峽兩岸原本有不少長臂猿,只不過近年來,因為人類的繁衍,侵犯了長臂猿的領地,種群越來越少,所以很難聽見猿聲了。”
秦月道:“這么說,古時候是有猿猴的?我還以為是詩人的想象呢。”
顧如梅眼珠轉了轉,笑道:“詩人常喜歡胡思亂想?”
秦月笑道:“我聽一位先生說,白居易寫《長恨歌》,有一句“峨眉山下行人少”,其實唐明皇逃往四川時,根本就沒去峨眉山;訾余有詩‘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而楊貴妃并非死于長生殿。那都是詩人憑著想象杜撰出來的。”
“詩人怎么能瞎寫呢?”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
“哇,秦月姐,你說的真好,果然是了不起的詩人。”
“這是一位俄國人說的。”秦月心情大悅,一面欣賞兩岸的美麗風光,一面跟眾人閑話,只覺得詩情上涌,趕緊回到船艙里,攤開稿紙,寫詩去了。
從西陵峽往上,便是巫峽了。
巫峽,位于湖北巴東和重慶巫山縣境內,從東邊的官渡口,到西邊的大寧河口,綿延四十五公里。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
秦月聽說巫峽到了,趕緊從船艙里跑出來。
她和杜蓉、杜蘭都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美景,心中震感,如癡如醉。
“天吶,我終于知道,什么叫鬼斧神工了!以前只在書中讀過,國畫里看過,沒想到現場這么壯觀!”
顧如虎忽然插言:“先生,你說這世上有沒有神仙?昔年大禹治水,是用斧子劈開峽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