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魔都進行抗戰的時候,1932年3月,秦家在渡口市建設的鋼鐵廠投產了。
按照經理張振業的說法,一座180米高的煉鐵爐,兩座150噸的煉鋼爐,如果正常遠轉的話,能生產鋼材2萬噸以上!煉一爐鋼只要40分鐘,如果連軸轉,一年能煉鋼百萬噸,問題是鐵礦石、煉焦跟不上,工人的效率也沒有那么高,所以年產2-3萬噸還是靠譜的。
這年月,整個中國鋼產量才三萬噸,所以渡口鋼鐵廠的投產,等于將鋼產量驟然翻了一倍。
秦笛并沒有對外做宣傳,因為這是秦家獨立投資的企業,如果大肆宣揚,肯定會迎來官股,雖然說官股進入是遲早的事,但他不想那么快失去控股權。
1932年5月1日,“神龍自行車廠”也在魔都建成了,所有機器設備都是從美國運來的,隨船還有數十名洋人技師,經理王守青又從魔都本地聘請了兩百多位工人和技術人員,所以自行車廠也很快便開始投產。產品包括自行車和三輪車,它們擁有同樣的原理,生產過程差不多。
“神龍自行車廠”剛投產,就能月產自行車三千輛,三輪車兩百輛。按照設計產量,一年后能達到月產萬輛。
因為定價較低,一輛自行車只要50塊大洋,比進口的洋貨便宜一半,比組裝貨還便宜20%,所以自行車受到了人們的歡迎。不但私人踴躍購買,而且同昌、得力、大興、泰昌、潤大等車行也紛紛下單,購買人力車。
隨著“神龍自行車廠”的投產,原先的組裝小廠和配件廠都倒閉了,部分人員變成了“神龍自行車廠”的工人,還有兩家配件廠被并購吸收。
5月15日,秦漢旭和惠子從日本歸來。
他們一去半年,收獲頗豐,考察了日本國內的經濟形勢,接觸了二三十家公司,談妥了五份協議。
在三叔臨去日本之前,秦笛曾經跟他有一番密談,提到一些公司的名字。
秦笛作為再生者,知道日本有一些世界著名的百年企業,在此之前就已經創立了,比如說豐田創立于1896年,馬自達創立于1920年,鈴木成立于1920年,五十鈴創立于1916年,山崎馬扎克創立于1919年……類似的公司多達數百家,很多都有投資價值。
但是這里邊有個問題,因為在戰爭期間,有超過一半的公司轉產軍工物資,比如說三菱重工,生產戰車、坦克,飛機;東芝生產雷達、軍用電子管;日立生產軍艦、坦克的發動機……類似的公司數不勝數。
秦漢旭既然在這時候去日本投資,就不能投資于強化日本軍工的企業,所以在精挑細選之后,選擇了雅馬哈、夏普、奧林巴斯和兩家餐飲企業。
雅馬哈品牌創立于1887年,是一家生產樂器的公司,最早的時候生產風琴,1900便制造立式鋼琴,1902年制造三角鋼琴,后來擴展到多種樂器。
這是一家火了很多年的公司,只在19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遭遇了麻煩,很多人飯都吃不上了,自然沒心思購買樂器,出口更是十分艱難。因此之故,秦漢旭才抓住機遇,注資260萬日元,拿到雅馬哈25%的股份。
要知道,這時候的日元很值錢,不是后來的日元所能比的;雅馬哈公司的規模也沒有后來那么大。
另外一家公司乃是夏普,夏普創立于1912年,主要生產鉛筆和收音機,到1932年還是一家小公司,因此秦漢旭只花了140萬日元,就拿到2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