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接手明州家紡之后,另外聘請了總經理,注資兩千萬元,通過老約翰進口一批新式的紡織機、印染機,一下子將企業的檔次提升上去,股價季節攀升,不到兩年變成魔都最大的紡織企業。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秦漢良生了一場大病,后來雖然治愈了,但是身體大不如前。
胡英驚懼不安,又哭又笑,鬧了大半年,但她不會反省自己的過錯,只會每天痛罵秦笛和朱婉。
400萬大洋看似很多,可是去掉別人的追債,還剩下380萬元,失去企業之后,這筆錢就成了死錢。俗話說坐吃山空,一大家子人,有不少好吃懶做的,再加上墻倒眾人推,處處使絆子,秦漢良一家的日子很不好過。
秦漢良眼見著兒孫天天在眼前跳來跳去,心里感到極度的煩躁,最后一狠心,決定分家!
他給三個兒子每人80萬,三個女兒每人20萬,剩下80萬自己留著養老。
分家的時候,他對眾人說:“從今以后,你們各過各的,是生,是死,是貧窮,還是富貴,都是你們自己的事,別想從我手里拿錢,也別貪兄弟們的錢。
你們的爺爺,當年從寧波來魔都,只從家里拿了3000大洋,憑著自己努力,辛苦一輩子,開創那么大家業。我給你們每人80萬,已經對得起你們了!有了這筆錢,隨便你們做點兒啥營生,都能好好的過日子。
前些天,我生了一場大病,仔細想了想,這或許不是壞事。先前我對你們太放縱,所以才有這場禍患!
我現在明白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是人品!如果人心失喪,沒了勤勞樸實,再大的家族也會敗……”
三個兒子,三個女兒,聽了這番話,自然有不一樣的心思。
三個女兒,每人拿了二十萬,按理說也該心滿意足了,因為是出嫁多年的女兒,又不是倒插門,該陪嫁的,早就陪嫁了,依照古時候的傳統,她們沒理由再分家產。
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她們心里怎么想,那就不好說了。
三個兒子的心思也不一樣,老大秦牧一妻一妾,生了四個兒子。老二秦澗一妻三妾,生了五個兒子。秦泊只有一妻一子,家庭成員很簡單。
這樣一來,80萬元夠不夠花?如果啥也不干,又能支撐多久?都是這些人需要盤算的問題。
盡管秦牧還算有見識,可是對他來說,80萬元太少了!要是買房子出租,這些錢買不來幾棟;開一家舞廳倒是可以,但要跟青幫密切接觸,舞廳里經常出事,能不能擺平都不好說。所以到了這時候,秦牧越想越后悔,覺得最熟悉的還是紡織行業!
老二秦澗的面粉廠還想繼續開下去,所以他厚著臉皮來找秦笛,說哪怕用市價買糧都行。
秦笛同意了,反正賣給誰都一樣。但是時間只有3年,因為3年后,日軍占領魔都,他將收窄糧食買賣,不再大量進口糧食。
老三秦泊在四明銀行做董事。日子過得四平八穩。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秦漢良分下去的家產,并不是他全部的身家,他在四明銀行還有7%股份。這時候,四明銀行的總股本3000萬,7%也有210萬,算是一筆不菲的錢財。
不過,這筆錢只有他和老三秦泊知道,就連秦牧和秦澗都不清楚。
再者,老爺子秦兆吉很早以前,還在寧波鄉下買了一處宅院,附帶兩千畝良田,算是狡兔三窟最后的手段。這部分財產,是老爺子留給長房這一支的,只有秦漢良一個人知道,秦漢承和秦漢旭兩兄弟都不曉得。但是秦笛是知道的,因為他的聽力驚人,秦家大院發生的事他都一清二楚。
秦笛想給胡英和她的子孫一個教訓,并不想將大伯逼死,所以他不會主動提兩千畝良田的事。他心里清楚,這些田產都是浮云,等到幾十年后,一畝都不會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