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2日,日軍以錦州為大本營分兵三路對熱河省發動進攻:一路由綏中進攻凌源;一路由錦州進攻朝陽;一路由通遼攻進開魯。
湯玉麟部的崔興武旅負責防守開魯一線,其部在日軍飛機、坦克陸空配合作戰下首先投降;萬福麟的第四軍團負責防守凌源一線亦聞風潰退;朝陽隨即失守,三條陣線同時潰敗,使日軍如入無人之境。日軍攻占凌源、赤峰一線,熱河告急。
3月3日,日軍進攻熱河省會承德,先頭部隊128名騎兵出現在承德城外,湯玉麟留下孫殿英部抵御日軍,自己率5000軍隊和省政府機關人員,攜帶著積攢多年的金銀財寶,裝滿了幾十輛大車,一槍未放撤出熱河。
熱河之役的主帥湯玉麟和張作相都都走了,土匪出身的孫殿英,被秦笛砍了一根手指的孫殿英,率部與日軍浴血奮戰七天七夜殲敵四五百人,打出了中**人的威風,受到全國人民的好評(十年后,孫殿英投降日本人,當了偽四方面軍總司令)。
日軍僅用了七天時間,就占領熱河省全境,消息傳出,輿論大嘩。很多人建議把湯玉麟捉住正法,以振士氣而勵人心,但湯玉麟已逃往察哈爾,竟得幸免。
3月8日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對湯玉麟“褫職查辦”,但丟失東三省和熱河省的真正原因是張學善的不抵抗,因而國人將攻擊目標主要集中在張學善身上,甚至直指清先生。
3月8日張學善被迫向南京政府辭職。
宋子文與張學善商談了善后問題,將東北軍編組為四個軍,由于學忠、萬福麟、何柱國、王以哲四個人分別統率,北平軍分會由何應欽任代理委員長,并調中央軍第2師黃杰和第25師關麟征開赴古北口,以抵抗日軍的前進。
從1933年1月,到1933年5月,包括熱河省失陷在內,中央軍調動宋哲遠的29軍,徐庭瑤的17軍,還有馮玉祥、***的軍隊,跟日本人對峙、廝殺小半年,史稱“長城戰役”。最后,中日簽訂《塘沽協定》,國民軍退出熱河和冀東!日本打開了進攻華北的門戶!
因為長城戰役的爆發,青白黨兩面樹敵,捉襟見肘,內憂外困,焦頭爛額,再加上大赤黨英勇奮戰,導致第四次“圍剿”失敗。
這期間,秦笛也沒有閑著,他又去北方轉了一圈。
3月8日,魔都申報上刊載“128個鬼子闖熱河”,引起無數國人憤怒之時,在文章的下邊,還有一則新聞:“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熱河省主席湯玉麟,隨軍幾十輛大車的金銀財寶,全都不翼而飛!而且,他在天津的府邸也被人光顧,所有錢財都被一掃而光!湯玉麟當場暈厥,口眼歪斜,醒來之后,痛哭流涕,哀嚎三日,余音不絕……”
文章里還提到,民國19年(1930年)春,湯玉麟不顧社會輿論,命兒子湯佐榮率兵偷挖了內蒙古巴林左旗白塔子王墳溝遼圣宗、遼光宗、遼道宗三個皇帝的陵墓,并將全部出土文物占為己有。同年湯玉麟投入巨額資金,在天津河北區民主道38號,興建一座磚混結構私宅,其宅占地面積4323平方米,建筑面積3341平方米,三層帶地下室,其建筑豪華,陳設華麗,是天津最為顯著的豪宅之一。
文章中進一步分析,說湯玉麟占據熱河多年,積攢的金銀財寶價值2億大洋!裝了幾十輛大車,竟然一夕之間不翼而飛!類似的情形跟張學善的大帥府失竊完全一樣!
原本張學善極力掩蓋大帥府收藏大量金銀的事,也被人再度揭開了!以前張學善是民國第二號人物,手眼通天,所以報紙上不敢寫!如今張學善下野了,所以報紙上可以大肆抨擊,說得有鼻子有眼,根據張家不知名護衛的說法,大帥府擁有黃金若干塊,日元數千萬,美元數千萬,當時失竊的還有東三省銀行的官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