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到了1934年10月10日,大赤軍踏上了北征路。
北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歷時兩年之久,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二萬五千里!
北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詮釋節宣告,中國大赤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大赤軍北征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現,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這種精神,將指引全國人民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一路奔向星辰大海!
歷史不容許忘記,北征途中面對青白軍的圍追堵截,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大赤軍以驚人的意志,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出發前有20多萬兵力,到達陜北時只剩下五、六萬人,犧牲的官兵中,僅師職干部就達80多人。
而留在蘇區沒有北上的人,遇到的困難則更大,卓青丘等人每天面臨生死考驗,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在這種最困難的時刻,身在魔都的左聯文學家們還在戰斗著。
與此同時,青白黨加強了管控,不但收繳進步期刊,而且在1934年11月,暗殺了《申報》主持人史量才,在魔都引起不小的震動。
史量才,名家修,字量才,金陵人,杰出的商人、報人、教育家和報業巨子。1912年任《申報》總經理。
秦笛原本對史量才的死并沒有太多的感觸,因為這年月死的人人太多了,北征路上每時每刻都有人犧牲,在他看來,史量才的被刺殺,跟倒下的戰士沒什么區別。
然而顧如梅卻過來說:“先生,我認識史量才的夫人沈秋水,她將于明日中午,在‘秋水山莊’舉行葬禮,邀請所有認識的人給沈先生送行。”
秦笛問:“你怎么認識她的?”
顧如梅道:“史量才有兩位夫人,大夫人是他的表妹,二夫人沈秋水,幼年家貧,被賣入青樓,她精于古琴,嫁給史先生的時候,自帶嫁妝80萬大洋。史先生用那筆錢買了《申報》。我在蘭心大劇院演奏,受到沈秋水的大力支持,她幾乎場場都去聆聽。”
秦笛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為她奏一曲《雨霖鈴》。”
顧如梅道:“我怕控制不好,萬一傷了賓客,那就不妙了。”
恰好在這時候,秦月和王舒回來了。
秦月道:“我明天要去‘秋水山莊’!哥,你和晏雪能不能一起去?”
秦笛一想:“如果秦月就這么過去,肯定落入青白黨特務眼中,這可不是什么好事!算了,我還是親自去一趟吧。”
于是,他點點頭,對顧如梅和秦月道:“好吧,明日早上,一起出發。”
次日早上,五個人分乘兩輛汽車,前往杭州。
秋水山莊位于西湖邊的葛嶺山下。
他們趕到地方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
這一天,天氣陰沉,空中飄著蒙蒙細雨。
他們打著傘,走進秋水山莊,山莊里已經聚集了數百人,大都是報業精英和左傾文人,還有一些史量才的生前好友。
大約中午十二點半,眾人隨著靈柩出發,前往吉慶山麓安葬。
主祭人是章太炎,他親自書寫的墓志銘:“史氏之直,肇自子魚。子承其流,奮筆不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