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抗日女英雄趙三曼犧牲。這是一位傳奇女性,她原本是四川的大家閨秀,名叫李坤泰,1926年加入大赤黨,同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然后被派往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1935年擔任東北抗聯某部政委,因為大腿骨被子彈打穿而被俘,后來飽受折磨而堅韌不屈。1950年,電影《趙三曼》在全國上映,她的丈夫和兒子看了一遍又一遍,竟不知道那是自己的親人!
這是讓人潸然淚下的故事!
古老的中華民族,就像枯木逢春剛發的新芽,靠著點點滴滴的血淚澆灌,漸漸成長為參天大樹。
8月10日,秦笛和晏雪再一次離開魔都,去長江上游巡視秦家的企業。
他們先去看了重慶的國泰制藥廠。
歌樂山下建了大片的房屋,除了作為工廠的平房之外,還有幾棟兩層的小樓,地下都修了防空洞,部分防空洞位于山腹之中,在厚厚的巖石保護之下,不可能被炸彈炸穿。
秦笛指示手下周明,將秦氏糧行在長江下游的糧倉,特別是金陵、安慶和九江的儲備糧,盡可能上移,將一部分的糧食搬到歌樂山防空洞,另一部分轉移到西部的渡口市。
與此同時,他還讓周明繼續在重慶周邊蓋更多的房子,準備迎接西撤的官兵,將房子租出去。
隨后,秦笛離開歌樂山,坐船抵達艾坪山,視察那兒的大型糧倉,單是這一個地方,就儲藏了500萬噸的糧食。由顧如虎的父親顧翰派了一個連的士兵鎮守。那些士兵說是川軍的一部分,實際上是顧家招納的私兵,平日里由四爺顧辰指揮。
秦笛在這里留了幾十挺機槍,以加強糧倉的防護。
顧辰在家里擺宴迎接秦笛和晏雪,面上帶著歡喜的笑容。
這兩年,顧家按照約定,不但每年能得到一筆租金,而且從糧倉里取糧食,拿到周圍的城鎮去賣,賺了不少的銀錢,讓家族財富翻了一倍,因此顧辰很開心。
另外,顧如虎的功力明顯提高,就像人形坦克一樣橫沖直撞,一個人能打上百個,也讓顧辰感到詫異,意識到秦笛的非同凡響。
顧辰殷勤的不停勸酒:“秦先生,請滿飲此杯!”
秦笛杯杯見底:“顧先生,這兩年長江流域不斷發生水災,周圍百姓的日子好不好過?”
“唉,哪能好過呢?勉強湊個半飽,只要餓不死就行。多虧您運來這么多糧食,讓災情減輕了不少。”
“如今形勢發生了變化,很難像以前一樣大量購糧了。”
“為什么呢?”
“一則美國經濟走出大蕭條,糧價開始不斷提升;二則天下不太平,明年可能爆發戰爭,別國的軍艦堵住吳淞口,運糧食的船就進不來了!”
“您是說,中國要跟日本打仗?他們會再次攻打魔都?”
顧辰的二哥是川軍旅長,小弟在金陵教育部任職,經常寫信回來,再加上他還能看到舊報紙,對于國事比較了解。
秦笛道:“沒錯,這次的戰爭規模只會更大,日本人可能占領魔都。所以現有糧食得節省著用,恐怕未來七八年,都未必能打開長江航運。”
“七八年嗎?那樣國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顧先生,你有幾個子女?”
“我有二子一女,長子才13歲。正在學堂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