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937年初,魔都還發生了“七君子事件”。
金陵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罪,在魔都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里等7位救國會的領導人。移送蘇州江蘇省高等法院羈押。由于7人都具有專業的社會地位,因此被稱為“七君子事件”。
這一事件激起了全國人民和國內外各方面人士的強烈抗議和譴責。
直到“七七”事變爆發后,政府才宣布具保釋放沈鈞儒等七人。
這件事跟西安事變相輔相成,說明全國抗日氣氛高漲,秦笛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實際上,秦笛做的工作都是暗暗進行的,他的付出并沒有多少人曉得,在國人的印象中,他始終都是花花公子的負面形象,而他自己也懶得去矯正。
對于仙人而言,凡人評價,無足輕重。
有些人喜歡粉飾自己,盡量做出高大上的樣子,其實他們都是半吊子,功力太淺,才會如此。
秦笛則不然,他的起點太高了,不需要俗世的名聲,凡事出于本心即可,只要自己的良心過得去,何必在乎別人怎么說?
他覺得:“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仙人要想大隱于市,需要露出些許破綻,才不會被雷劈。那些十全十美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
太上老君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臧克家的詩也說了同樣的話: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這些道理不單適合秦笛,也適合天下所有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捧得越高,摔得越狠,越是大人物,越要如履薄冰,否則會死得很慘。
1937年2月11日,乃是農歷春節,新年第一天。
這天上午,杜悅笙忽然打電話過來:“秦先生,快來,清先生要見你!”
秦笛有些驚訝,心想:“大過年的,清先生不留在金陵團拜,跑到魔都來干什么?他為什么要見我?這倒是一件怪事!”
他并不曉得,歷史上這一天,清先生真的在魔都會見了杜悅笙、張嘯林!是否見了黃金榕?史書上沒有講。
秦笛來到杜公館,看見黃金榕也在,現場并沒有多少人,只有清先生和青幫三位大亨。
這時候,青幫三大亨的勢力,已經發生了變化,杜悅笙正當年,隱隱占據上風。
清先生看見秦笛來了,笑著招手:“來,近前說話。”
秦笛上前參見:“見過清先生。”
清先生上下打量著他,笑道:“秦笛,一別十余年,你好像沒什么變化?”
秦笛道:“清先生,您也變化不大,看上去跟當年一樣。”
“當年我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