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位身高兩米的大漢,帶著一個連的士兵,每人抱著一挺輕機槍,在日軍陣地上三進三出,將一個大隊的日軍打得狼狽逃竄!
此后,日軍來了兩個聯隊增員,川軍獨立35旅堅守陣地,寸步不退。
戰斗打得十分激烈,一直持續了五天四夜,川軍傷亡1300余人,日軍兩個聯隊差點死絕!死傷人員達到2800人!但是后續兵力還在涌過來!
五天五夜,不眠不休,所有人都吃不消了!
好在從第三天開始,顧如梅出現了,懷抱一張瑤琴,不時地彈奏琴音,讓人聽了精神大振,勉強支撐了下來。
有了這5天4夜的功夫,蘇州百姓絕大部分都逃出來了!而且**轉運了大批的物資。
隨后在日軍增兵一個師團的情況下,獨立35旅才不得不后撤。
清先生得到消息,心中甚慰,略微舒了一口氣。
隨后他看到詳細的戰報,說是35旅之所以打得勇猛不知虧,是因為得到一批機槍,據說是民國首富秦家資助的,一個旅7000人,竟然有輕機槍500多挺,重機槍五十多挺,比中央軍的王牌師還厲害。
另外,戰報中還提到,35旅出了一位猛人,旅長顧翰的兒子顧如虎,身先士卒,領著一個連的士兵沖入敵營,最后只回來十幾個人!顧如虎身中50顆子彈,依然死戰不退!而且還活了下來!單是顧如虎一個人,就斬殺了三百多位日軍,其中不乏大佐、少佐!
清先生看了,忍不住擊節贊嘆:“真是一員虎將啊!通報三軍,嘉獎35旅!將其升為一個加強師,補充兵員至14000人!升顧翰為中將師長,顧如虎為少校營長!并且補充彈藥,后撤防衛金陵!”
與此同時,他宣布國民政府移駐四川省之重慶,建為陪都,主要軍政機關則在漢口辦公。
11月26日,**下令棄守錫澄線。
魔都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七大城市,人口僅次于柏林、倫敦、莫斯科、紐約、巴黎和東京。在1937年底的保衛戰中,城市遭到毀滅性的重創,當時有4998家工廠、作坊的設備被毀壞,喪失了70%的工業能力。大量難民涌進只有10平方英里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致使人口從150萬猛增到400萬,數不清的百姓流落街頭。
按照歷史記載,在最寒冷的1937年冬季,魔都街頭發現了1.01萬具尸體。
自戰事爆發后,楊樹浦、閘北、滬西、南市一帶均被日軍占領,但黃浦江沿岸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卻遭包圍而還未被進占,市政之權仍操在租界的工部局手中。這一區域,對外交通保持暢通,對內交通也逐漸恢復,形成自由商業市場內貿進出口完全自由,遂成一特殊的“孤島“,其范圍包括東至黃浦江,西至法華路、大西路,北至蘇州河,南至肇家浜路的地區。
民國記者陶菊隱記錄道:“蘇州河一水之隔,一邊是炮聲震天,一邊是笙歌達旦,每當夜幕降臨,租界內徹夜通明的電炬,透過幽暗的夜空,與閘北的火光連成一片,映紅了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