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笛道:“第二件事也很重要,日軍正在蘇南地區大肆劫掠,有一部分珍寶會裝進船里,然后海運返回日本,你去將珍寶截住,但別再像我一樣,將船一只只搞沉了,否則可能會承受天罰。你的仙基還沒有打好,萬一有天雷落下,你是撐不住的。”
“先生,我得守在這里!要不然,我擔心有人進來,會傷害到你。”
“沒事,我沒有那么脆弱,只要靜坐三天,我的外傷就能好一半,內傷要想治愈,恐怕要好幾個月。你放心吧,別說我還有筑基初期的實力,就算是煉氣第一層,也很少有人能傷到我。來,把我的儲物腰帶換上,里面的空間比較大。”
說話間,他張嘴吐出一朵靈火,靈火飄到他的后背,炙烤著他斷裂的椎骨。
晏雪一直守在他的旁邊,直到夜幕降臨,才叫了幾個保鏢守在門外,而她自己則縱身離開了魔都。
從這天開始,每到夜晚,便有鬼影出沒于長江里行駛的輪船上,特別是那些從上游下來的日本軍艦,幾乎每一艘都經過了檢查。那些日本兵好不容易找到的珍寶,黃金,白銀,字畫,貂皮大衣,紫檀木的箱柜,都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1937年11月3日,于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九國條約會議,日本、德國均拒絕派代表參加會議,日本政府聲明中日兩國紛爭他國沒有權利干涉。意大利則重申要求中日兩國直接交涉,并在會議上反對向日本施行經濟封鎖。國民政府希望各國協助中國與日本交涉。英國表達中立,美國在會議中聲明不介入戰爭,法國則表示無能為力。中國代表顧維鈞抗議會議中沒有對日本進行任何制裁,11月24日宣布無限期休會。
然后不久,金陵保衛戰便開始了。
老實講,經過三個月的浴血奮戰,中**隊被日本飛機和大炮狂轟濫炸,損失非常大,國民政府已經宣布遷都重慶,要不要進行大規模的金陵保衛戰,并沒有統一的決心和意志,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歷史上的金陵保衛戰打得一團糟!
白蟲喜一開始便表示:“現部隊已殘破不全,也沒有后續部隊可調度,建議宣布金陵為不設防城市。”
張群則說:“如我軍自動退出金陵,將來和談時,日軍就不能以武力攻占金陵的戰勝者自居。”
陳誠當時也反對守金陵。
李宗人也主張棄守金陵:“金陵在戰術上是個絕地,敵人可三面合圍,而北面又阻于長江,無路可退,以新受挫折的部隊來坐困孤城,實難望久守。”
德**事顧問法肯豪森贊成李宗仁的論點,并竭力主張“不作無謂的犧牲。”
11月12日,清先生召開第一次防衛會議,何應欽、白蟲喜、徐永昌和作戰組組長劉斐等幾個人參加,清先生說:“說金陵是國際觀瞻所系,守是應該守一下的,至于如何守法,值得再加考慮。”
11月17日第二防衛會議。清先生在這次會上既沒有作肯定的決定,也沒有改變以前的部署。
11月18日一整天,清先生找唐生智溝通,帶領唐到了金陵復廓一帶看桂永清所指揮的教導總隊的陣地。清先生希望由唐來守,在唐應允后,11月18日召開第三次防衛會議,會議上清先生問:“誰負責固守金陵為好?”這時沒有一個人做聲。最后唐生智打破了一時的沉寂,堅決地說:“若沒有別人負責,我愿意勉為其難,我一定堅決死守,與金陵城共存亡!”
于是,唐生智就成了金陵保衛戰的總指揮。參戰部隊81000人,多是甫由淞滬戰場撤下,有的部隊傷亡過半,至少也在三分之一以上,而沿途撤退,上有敵機,后有追兵,士氣非常低落。
而日軍雖然有兩艘巨艦沉沒,但陸軍氣勢如虹,攻擊金陵的部隊總共有9個師團,200,000人以上。
雙方對比,實力懸殊,所以這場戰斗還沒打,中國方面就已經輸了。
但是清先生也沒想到,日本兵慘無人道,進行了金陵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