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紛紛追著顧如虎打聽,問他到底修煉了什么功夫?是不是從少林寺木人巷打出來的?
顧如虎被他們磨得沒辦法,只好苦笑著說:“我幼年跟著青城山的師傅練武,我的太師祖是張孔山先生,他是青城山隱藏的絕世高人,可惜兩年前仙逝了。”
有人還追著打聽:“青城山的功夫這么厲害?那我也送兒子去學兩年?”
顧如虎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雖然張太師祖去世了,但是青城山還有高人在,外人拜入山門,能不能得傳絕世武功,又或者能否練成,那就不好說了。”
有幾位將軍非要他當面展示所學的功夫,顧如虎一掌劈斷了四寸厚的青石板,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清先生大喜,贊他為“當世趙子龍”!
萬家嶺大捷,并未能阻擋日軍的進攻,10月12日,日軍登陸大亞灣。21日,攻陷廣州。25日,**棄守漢口,次日棄守武昌,武漢會戰結束。
至此,日本軍隊差不多到了強弩之末,不像剛開始的時候沖勁十足。
沒辦法,中國的地盤太大,日本軍隊戰線拉長,兵力相對不足,只能占領城市,而在廣大的鄉村,則是一片空白。這給新華軍、九州軍提供了敵后游擊的機會。
這里不能不說,青白黨也有游擊隊。
早在7月5日,清先生便致電程潛、閻錫山、顧祝同、李宗仁,指示第一、二、三、五戰區開展游擊戰,謂:“……現值青紗帳起,正游擊最好時期,各該戰區指定擔任游擊部隊應積極行動,努力襲擊敵人,盡量破壞交通、通信,以分散進攻武漢兵力。若認為游擊實力不足時,須酌量增派,務使徹底遮斷敵交通線為要。盼速擬定部署,確切實施具報。”
據統計,1938年,**參加游擊戰的數量在60萬左右。
參與**游擊戰的除了奉命留在敵后的正規軍,還有由地方軍人、黨務人員所領導的民間武裝部隊。這些武裝部隊一直活躍在敵后,打擊并牽制日軍。
1940年前后,青白黨敵后游擊戰到達鼎盛時期,建立了一批抗日根據地,華北有太行山、中條山、呂梁山、恒山根據地,華東華中有沂照山區根據地、浙西根據地、皖東皖北根據地、大別山根據地、鄂東根據地、大云山九宮山廬山根據地,華南有海南根據地。全部兵力約100萬左右。
在八年抗戰中,**游擊隊也有一些典型的游擊戰例,如鄭氏祠伏擊戰、突襲南澳島、呂梁山圍殲戰、攻占黃梅、鄂東反掃蕩、馬當夜襲戰等。
而在敵后戰場殉國的**將官,亦達數百人,軍階較高的有:中將劉桂五、唐聚五、劉震東、周復、武士敏、方叔洪、少將王風山等。
游擊隊的存在,有效地起到了配合正面戰場、支持長期抗戰、牽制日軍并困擾其后方、協助國民政府恢復淪陷區政權、使淪陷區民心得到維系的作用。
當然,大赤黨的游擊隊更厲害,放手發動群眾,這手功夫是青白黨比不了的。這是全民族抗戰,只有動員老百姓參加,才能真正的完成中華民族的覺醒。這也是持久抗戰能夠堅持下去的關鍵。而青白黨的游擊隊,因為脫離群眾,所以有些部隊打著打著就變成偽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