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三四十年代,航空事業發展很快。
秦笛原本持股三成的道格拉斯飛行器公司,一連推出了好幾款飛機,特別是DC-3在1935年面世,將公司股價大幅拉升數十倍!
DC-3能載客30人,首次在飛機上出現了空中廚房,還能在機艙設置床位,為商業飛行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DC-3性能比之前的飛機更穩定,運作成本更低,維修保養容易。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DC-3被盟軍征召為軍機作戰,軍用的DC-3被稱為C-47。而作戰期間對運輸機需求大增,C-47被大量生產,曾擔任過的任務多不勝數,當中包括執行中國戰場的駝峰航線。C-47亦被視為盟軍取勝的功臣之一。
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飛機,它的衍生類型加起來,總共生產了16000多架,有些型號直到2000年還在空中飛。
因為秦笛占有道格拉斯公司30%的股份,所以美國聯邦調查局對他進行過調查,最后發現他是著名科學家朱婉的兒子,是一位純粹的私人大亨,并沒有中國的官方背景,所以容許他在公司持股。不過,美**方給道格拉斯公司大量注資,導致秦笛占有的股份被稀釋到10%。
對此,秦笛表示無所謂,他又不謀求控股,只要搭上航空業暴漲的便車就行了。別看只是10%,他原先投資的350萬美元已經增長到2700萬美元,而且隨著二戰愈演愈烈,股價還會大幅增長。
另外,他個人控股的麥克唐納公司依然半死不活,暫時還沒有爆發的跡象。
早在1937年4月21日,中美之間就有了首次飛機航行的記錄,泛美航空公司的“中國飛剪”號,從舊金山出發,經過夏威夷,中途島,威客島,關島,六天后抵達香港。
但是秦笛不會去湊那個熱鬧,別說六天的飛行,就算一天他都嫌煩。
除了航空公司之外,成長最快的還是“常青藤藥業公司”,特別是維生素C,鏈霉素和土霉素三種爆款藥的推出,讓公司賺了大錢,固定資本加上現金,已經超過6000萬元,強生公司還在鍥而不舍的尋求并購,將出價提升到1億3000萬,都被秦笛拒絕了。
而他的私人律師和投資顧問則建議,最好將“常青藤藥業”上市。一旦上市的話,按照12倍PE計算,公司價值將在7億美元以上。
秦笛仔細盤算了一番,覺得自己在美國根基太淺,如果一直吃獨食,肯定不是好事,與其被別人羨慕嫉妒恨,倒不如將公司上市,讓所有人分一杯羹。
而且,他對于未來“常青藤藥業”的發展并沒有很強的信心,醫藥研究所的研究已經陷入停滯狀態,畢竟中國的研究基礎畢竟薄弱,他也不能一個勁的開金手指,所以趁著公司如日中天,適當套現乃是不錯的選擇。
于是他同意將公司上市,個人占股51%即可。
至于說三家房地產投資公司和兩家藝術品投資公司,那都屬于長線投資,沒必要計較短期得失,不過經過近十年的運行,幾家公司的資產都有了很大的增長。
老約翰主管的咨詢公司投資了二十多家公司,包括迪士尼,IBM,每家占股8-15%,假以時日,收益將十分驚人。
秦笛看了一圈報表,將文件放在抽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