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媽本想將兩條魚接過去,可是一看那魚太大了,她一個人根本提不動。
“大少爺,您這是打哪兒弄的魚?怎么這么大兩條?”
秦笛笑道:“這是長江里撈的,又名‘中華鱘’。”
晏雪吃吃的笑,聽他順口開河,胡說八道。
陳媽問:“這樣一條魚,得有多少斤?”
“大概四五十斤,夠吃好些天的。”
“大夏天,怕壞了,是不是要放冷柜里?”
“沒錯,這魚得慢慢吃,一次別吃太多,一滿家子人,吃一斤魚肉就夠了!”
秦笛走進廚房,親自將大魚切成小塊,每段只有一斤重,然后放進冷柜里。
沒錯,秦家已經有冷柜了,世界上第一臺冰箱誕生于1914年,是美國工程師發明的。這人名字有點兒長,就不在這里寫出來了。
秦漢承走進廚房,看秦笛解剖大魚。
他看了一會兒,道:“這樣的魚好像不多見。中華鱘就長這個模樣?”
秦笛一本正經的點頭:“嗯,等到將來,它會稱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是最終還是會滅絕。”
因為中華鱘需要遷徙繁殖,三峽大壩擋住了它的遷徙,所以后來野生的中華鱘滅絕了,人工培養的也長不大。
晏雪抿著嘴,心想:“這明明不是鱘魚嘛”。
秦笛再次叮囑:“爸,這魚味道很好,但是不能多吃。它跟我以前拿回來的水果一樣,吃多了會上火!”
秦漢承睜大了眼睛:“喔,那可得小心點。”
“爸,你怎么天天待在家里,不出去找人聊天?”
“哼,兵荒馬亂,故友凋零,哪有聊天的心思?再者說,我在喝茶的時候,還怕鬼子的飛機飛過來,聽見空襲警報就得趕緊跑,每天跑來跑去,煩也煩死了,還不如待在家里清凈呢!”
秦漢承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下棋,偶爾跟老友打紙牌,但也沒有癮頭,所以他很少跟人扎堆閑聊,有時候日子過得有些寂寞。
“爸,你想不想去美國、歐洲轉一圈?”
“不去,萬里迢迢,累死個人!不光是遠,外面也同樣兵荒馬亂,你也不看看,歐洲都打成啥樣了!”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
5月10日,德國繞過馬奇諾防線,突襲法國及西歐。17日,占領荷蘭阿姆斯特丹。28日,占領比利時布魯塞爾和盧森堡。
6月10日,意大利王國對英國和法國宣戰,意大利正式加入二戰。
6月14日,德軍占領法國巴黎。17日,法國總理貝當向**德國宣布投降。
二戰期間有三位著名的投降派,一個是法國的貝當,另外兩個都出自中國,分別是溥儀和汪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