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日軍第55、56聯隊退守胡康河谷內的達羅至太白加一線。新編第1軍兵分三路進擊。左路為孫立人指揮的新編第38師,從于邦地區出發,向太白加攻擊;右路為廖耀湘指揮的新編第22師,從新平洋出發,向達羅攻擊。另外還有顧如虎的獨立旅游弋在外,伺機發動進攻。
1月31日,一隊坦克冒著敵人炮火快速沖進了達羅鎮,中國步兵緊跟在坦克后面,利用鋼鐵屏障的掩護,肅清各個死角,占領敵人工事和陣地。鋼鐵履帶反復碾壓著設在小鎮上的日軍第18師團司令部,將日軍師團參謀長瀨尾少將及數十名軍官被擊斃。雖然師團長田中新一逃出了該鎮,但師團關防大印卻落在了中國士兵手中,因此達羅之戰就成為日軍第18師團戰史上的奇恥大辱。
日軍第18師團自達羅、太白加一線后撤后,改變防御部署,將第55、56聯隊成梯次配置,分別占據胡康河谷中心地帶的孟關和瓦魯班地區,兩地前后相距約12公里,企圖以堅固的縱深防御,阻止中國駐印軍的進攻。
獨立旅抵達瓦魯班東北面地區,隨即向日軍發起攻擊,并占領其側后南北河渡口。中美聯軍向瓦魯班發起攻擊。下午1時,坦克部隊從河堤缺口涉水過河,對岸日軍根本沒想到坦克竟能涉水過河,急忙集中火力封鎖河面,中美聯軍更不示弱,大小火炮對準敵人陣地實施壓制射擊,美國飛機也趕來助戰,直打得日軍陣地一片火海。
在戰車的追逐下,日本兵像兔子一樣,四散奔逃。進軍路上,橫七豎八,躺下具具日軍尸體。戰至3月9日,日軍第55、56聯隊死傷過半。最后憑借工兵部隊在叢林中臨時開辟的兩條秘密通道,僥幸逃出絕境。
隨后,日軍在緬甸組建第33軍。由本多政材中將任軍長,統轄第18、53、56師團。本多政材把第18師團殘部和第53師團部署在孟拱河谷,企圖據險頑抗。
孟拱河谷地勢險要,谷口是堅布山天險,谷內的加邁和孟拱兩大重鎮隔南高江對峙,攻守相望,互為犄角。
史迪威與中國將領們商討后,作出了一項大膽的作戰部署:以新22師向加邁攻擊前進;以新38師向孟拱進擊;另以獨立旅和美軍拉加哈德突擊隊組成中美聯合突擊隊,繞道北側的崇山峻嶺,插向敵后的戰略要點密支拿。將日軍在密支拿、孟拱、加邁一線分割包圍,予以殲滅。
3月14日,中國駐印軍開始向堅布山天險攻擊,新22師從正面佯攻,顧如虎率領獨立旅,不畏艱險,歷14日從左翼翻山越嶺回到迂堅布山后方,和新22師兩面夾擊,于29日攻占沙杜渣,突破堅布山天險,進入孟拱河谷。
密支拿為緬北第一重鎮,系緬甸鐵路北部終點,有公路通孟拱、曼德勒及八莫,地形險要,是緬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并為中印公路之重要通道。日軍第18師團第聯隊主力及第56師團一部在這里構筑堅固工事據守。
美軍出動大批飛機對密支拿進行了長時間的轟炸。獨立旅發動奇襲,攻占密支拿以西約1公里的飛機場。日軍對突如其來的中美部隊茫然失措,倉皇抵抗。獨立旅經過4小時的戰斗,完全肅清了機場上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