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死后,會變成什么動物呢?”
“這可不一定,取決于你身邊有什么動物,比如說有一只貓,你可能變成貓;比如說有一只老虎,你可能變成老虎……不是你變成動物,而是你的靈魂進入獸類的體內……”
“那我臨死之前,身邊放一群汗血寶馬行不行?我想變成駿馬,自由自在的飛奔!”
“可以,但你得小心,被人捉住,放上馬鞍,被人騎乘。豈不是也很悲催?”
“先生,到時候您得幫我!”
“你如果修煉了我傳授的功夫,也就變成了我的徒弟,我自然有責任,引領你走上仙路。”
“多謝先生,您讓我考慮一下,好嗎?”
“你最多有三年的考慮時間。如果超過60歲,再修煉這門功法就晚了。因為這不是朝夕之功,至少要修煉一甲子的光陰,才能保證后續的變化。”
“明白了,我會在三個月內做決定。”
“這件事不能說給別人聽!否則會被人攻擊為妖言惑眾,有損我的名聲。”
“是,我曉得利害。”
秦笛之所以愿意幫杜悅笙,是因為他看出了此人身上的潛力,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杜悅笙能以貧賤之身,變成橫霸一方的青幫大佬,被譽為“中國版教父”,“三百年幫會第一人”,自然有他超乎常人的優點,如果變成妖仙的話,將來會成為秦笛的助手。
而這門妖修功法不是每個人都能修煉成功的,要不然秦笛把自家人都引上這條路得了。
歷史上的杜悅笙,死于1951年,終年63歲。
黎元洪給他的評價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將他比成“當代春申君”。
杜悅笙有功有過,曾經在1927年幫著清先生殺害工人領袖,所以解放后不敢留下來。但他也做過很多好事,比如說他曾花巨資,購買大赤黨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周守庚全集》,燙上“杜悅笙”贈的金字,送給租界內的各大圖書館……
早年的魔都街上,杜悅笙穿著藍色長衫。身材很瘦,像個教書先生,然而他卻是江湖大佬。他身后跟著幾個小乞丐,吹著口哨,對著他喊:“杜先生,給點錢!”杜悅笙并不生氣,吩咐手下多給點。杜悅笙14歲闖蕩上海,一開始在水果店做事,練就了單手削梨的本領,江湖上稱他為“水果悅笙”。有時候,熟悉的朋友坐一起侃大山,會打趣的遞上一只梨:“削一個!”杜悅笙不生氣,削好梨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常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脾氣大。當年魔都的黃包車夫、短衫階層,也曾喊出“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號。
秦笛看中了此人的低調,所以才愿意提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