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的大半年,秦笛閉關修煉去了。
等他出關的時候,已經到了1990年初。
1990年是蘇聯解體前的一年,也是國際局勢風云變化的一年。這一年,立陶宛、拉脫維亞、摩爾多瓦等國先后宣布脫離蘇聯獨立;納米比亞宣布脫離南非獨立;斯洛文尼亞全民公投決定獨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成為其一省;東、西德國,南、北也門則走向統一。
因為有秦鴻和秦櫻二人調度大批資金,一則進入日本股市做空,二則做空蘇聯盧布,三則買入石油期貨,所這一年對于秦笛來說,又是個好年頭。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有些困難,因為受到國外封鎖的緣故,賺取外匯比較困難,外匯儲備只有110.93億美元,而人民幣匯率則開始迅速走低,達到一美元兌換5.3人民幣的地步,直到1994年達到8.8的最低點,而且這還不是官方數字,黑市價格比這個還要低。
在這種情況下,有幾家銀行行長來到秦府拜訪秦笛。
經過一番協商,雙方達成協議:秦家轉入300億美元,先注入中國銀行,然后從中國銀行釋出人民幣,分別注入幾家商業銀行,通過這種方式,秦笛拿到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25%的股份,多余的資金則全部注入工商銀行,等將來進行股份制改革后,再給以秦笛相應的股份。
25%的股份,聽起來很多,其實只是毛毛雨,因為招商銀行1987年成立的時候,注冊資本金只有1億元人民幣!中信銀行也是1987年成立的,注冊資金8億人民幣……
當然,這些銀行增長很快,到1990年已經增長了好些倍,以后還會繼續飛速成長!
這件事情當時并沒有披露出來,直到多年以后才刊登在報紙上。原因是這時候,歐美國家正在制裁中國,如果大肆宣揚的話,將引起美國政府的強烈關注,對秦鴻和秦櫻正在進行的金融操作很不利。
雖然報紙上沒有刊載,但是這種大手筆的操作,還是讓一些知情人感到震驚!
特別是一些主管金融工作的領導,和銀行業有關的人士,看到相關信息的時候,幾乎驚掉了眼球!
“不是說秦家的財富只有一百多億美元嗎?他怎么能一口氣拿出300億?”
“一個家族的財富,竟然三倍于國家外呼儲備!這讓我們還能說什么呢?”
“賊老天,太不公平了!”
“秦家就這么拿下五家銀行25%的股份,國家是不是吃了大虧?”
“不是的,經過仔細核算,秦家實際上讓出了50%的利益!”
“相關協議都是誰簽的字?”
“簽字的人有十幾個呢!其中有財經委、經貿委、央行、國行……這么多人審核,不會讓國家吃虧的……”
“奇怪,大資本家,怎么可能吃虧呢?這事兒不合常理!”
“是啊,這事兒很古怪!”
其實吧,秦笛真不想在國內撈錢,但是那些銀行行長感到過意不去,不敢壓榨得太過分,所以讓他拿下多家銀行25%的股份。
等到將來,這些股份一上市,價格立馬飛起來!秦笛不但不吃虧,反而賺了大便宜!
比如說深發展,也就是后來的平安銀行,自從上市以后,十年漲了多少倍?
當然,這里頭有個問題,秦笛作為大股東,要承擔很大風險,深發展并非一帆風順,98年出了大麻煩,差點兒就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