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道潛隱,雖然被秦笛揭示,暴露在陽光之下,然而很快便自行消解,就像鏡花水月一樣,一點點消失于無形,只有引起人們強烈刺激的部分,被密密麻麻的包裹起來,藏在髓海深處,才能保存稍長一段時間。
在場雖然有眾多的金仙、仙君和仙王,最終感悟最深,記住最多的,還是那些個仙王。
仙王紫煙,仙王清斛,仙王明冕,仙王金光煦,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將秦笛的講道看得很高,然而道法入耳,觸動了他們的神魂,讓他們心生感慨,難以自制,不由得發出驚嘆:“秦仙王了不得!沒想到他的境界這么高!”
“怪不得他能闖過復雜的大陣,將我們救助來,他對大道的理解太深入了,絕不是一個仙陣師能概括的!”
“他講解的大道如此清晰,比我師傅太乙真人還厲害!昔年我跟著師傅兩百萬年,從未聽過類似的講道……”
“雖然只是三千大道,但牽涉大道根基,相當于不傳之秘,為何秦仙王舍得講出來呢?”
“秦仙王的弟子也都在場,看她們平靜安詳的神情,顯然聽過類似的講道,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秦仙王的境界太高了!仿佛那巍巍高山,滔滔大河……”
“這第一場法會,他揭示三千大道,不曉得將來的第二場、第三場法會講什么,難不成還會講如何進階仙帝的法門?”
“那怎么可能呢?他自己才是三階仙王呢,哪會懂得進階仙帝的方式?”
“不一定!秦仙王高不可測,或許是轉世的仙帝……”
秦笛這次講道,晝夜不停,仿佛填鴨一般,一口氣講了九十九天!
到最后,他飄然而去,進入大陣中休息去了。
在場聽道的仙人,很多都坐在那里一動不動,消化聽來的內容,沒有人舍得拔腿就走。
直到三個月后,才有人站起身來。
這些人依然在大秦國逗留,彼此切磋道法,將這里當成家了。
秦笛的幾個弟子,晏雪,顧如梅,莊冷,藿香,李秋水,王衍,不時的在仙墟“談玄館”出沒,跟那些仙人談玄論道。
有些散修為了突破瓶頸,不得不拿出自己修煉的功法,向他們請教具體的法門。
通過這種切磋,晏雪等人將新穎的道法記錄下來,然后稟報給秦笛。
然而大多數道法,都在五十四卷《春秋仙藏》之內,只有很少數的一部分,真正算得上新穎,被秦笛記錄在第五十五卷中。
秦笛并不嫌棄這些仙人的淺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涓涓溪流匯成海,九尺高臺起于壘土,那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