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阜州兵立刻堵在楚遼沖鋒的路上。
不用楚遼下令便有大魏輕騎沖向這五百阜州兵,輕騎兵和半重騎兵剛一接觸優劣立判,五百輕騎對五百重騎,只有被屠殺的份,但是還是拖住了阜州兵去攔截楚遼。
變換方向的楚遼馬不停蹄,即使始終有阜州兵試圖阻攔,卻被已經殺透流寇戰陣的大魏輕騎不斷以命阻擋,此戰到了此時尋百羽的意圖便徹底暴露了,只為了斬首周不疑,哪怕賠上兩萬士卒的性命。
楚遼幾乎圍著周不疑繞了半圈,大魏輕騎已經支援不上了,阜州兵也只剩下不足幾十人護著周不疑要退卻不退。周不疑即使有些打顫卻一步不曾后退,古瑯去做和楚遼一樣的事情了,殺死或者殺退尋百羽。
尋百羽沒退,周不疑自是不能退,他只要退一步,阜州兵就會退一步,流寇可能便全線后退,現在支撐著流寇還拿命和魏國輕騎糾纏的最大原因就是寄希望于周不疑會贏,贏了不說就能進入大梁鐵騎,起碼還能多活幾天。
沖殺了半圈,光是死在楚遼槍下的梁將就有三名,楚遼身邊僅剩下幾十人,其實對上同樣有幾十護衛的周不疑,輕騎對重騎幾乎沒有勝算。但是要說殺透幾十騎,一槍扎死周不疑,楚遼覺得全身而退都不難。
阜州兵和魏國輕騎很默契地沒有說話,除了兩名阜州兵留下護著周不疑,其他人對沖在一處,人仰馬翻的瞬間楚遼從馬背上一躍而起,輕松把阜州兵甩在身后,殺氣騰騰地沖向仍是一步不退的周不疑。
南宮子評價周不疑,此人尤勝百萬師。
尋百羽說楚遼,一槍曾斬百萬師。
距離周不疑五十步時,一名阜州兵驅馬揮刀殺向楚遼,楚遼槍尖點地一躍而起,背后長劍削下了騎兵的腦袋,身體被楚遼扔下馬背,戰馬嘶鳴。
楚遼調轉馬頭,另一名阜州兵握了握大梁軍刀,一刀扎在胯下戰馬屁股,馬長鳴,人長嘯,目光如炬,沖向楚遼。
阜州兵還鄉只有兩種:
衣錦還鄉,
或者馬革裹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