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界有瑕,生魂不入地府,死后魂魄離體,若是那心念稍強一些的,魂可離體而出。
不過游魂孱弱,不消半日便要消散于天地之間,化為灰灰,自此褪去于天地間的最后一點依托。
即便是那修行武道神道的大能,也不過魂魄多呆幾日罷了,隨后便要魂飛魄散,消融天地。
仙法煉魂的道尊或可更加長久一點,只是歲月奪取的并不僅僅是肉身的氣血,還有在其神魂上烙下的痕跡,即便有道火錘煉,神魂也終將老去。
沒有肉身的神魂,衰老速度將會極快,劉毅如今神游天地也不可長久,兩日之內必須返回肉身,否則將會有極為可怕的事情發生。
故而魂雖為本,肉身不可棄也,肉身渡世之舟豈是玩笑?
任你王侯將相也罷,仙門道尊也罷,死后盡皆化為一道游魂,游于天地之間,風吹日曬之下,化作灰灰。
唯有煞氣怨念凝重之輩,可化作一方陰鬼,以陰煞之氣滋養,鞏固殘魂,憑一股本能而行,茍活于天地之間。
君不見,如那秦宣溧陽之輩,也不過一陰兵殘魂,許多生前記憶早已遺忘,無有肉身滋養,魂魄豈能久居人間?
換而言之,此界雖有地府一說,卻無引渡亡魂使者,更無輪回,生靈生于天地之間,死后亦是一切歸于天地。
似如蘇憲這般特殊的亡魂卻是有些特殊,其一點殘魂落于冕旒和龍泉劍內,借煞氣凝體,竟是有些類似于封神榜之物,卻是不知劉秀和王莽當初如何設想。
兩方龍庭常年征戰,卻是誕生無量煞氣,供兩方龍庭驅使,其雖為敵手,卻是彼此依托而存。
否則如此眾多的煞鬼,無有陰脈溫養,早就腐于天地之間了。
閑話不提,蘇憲自作主張將那平鸞鄉十萬陰魂挾裹而來,當中還夾雜著少許黃巾力士和其煉化的陰兵,盡皆可憐之人也。
劉毅如今正是缺少游魂聚集信仰之力,滋養印璽,如今蘇憲卻是給了他一份大禮。
剛才見天色將亮,劉毅心急折返,卻是漏了這些亡魂之事,尤其是那黃巾力士,更是劉毅早就想要研究的東西了。
陰魂之物,卻能顯露神圣之氣,宛若神將,似今日所見那兩尊力士,更有仙道八重之力,像極天庭四大天王之相,倒是讓劉毅動了許多心思。
游魂孱弱,若無陰煞加身,便是如同一抹青煙,氣血旺盛之人都可將其震碎,更不提為王前去,化為陰兵。
怕不是要日積月累的溫養,方可有一定的戰斗力。
若不想等待漫長歲月,那便只有如那黃巾余孽一般,屠戮生靈折磨神魂。
以其血肉為根本,施邪法將其獻祭,為游魂鞏固魂身,喚來煞氣,將其化為陰兵。
只是如此行事太過惡毒,為劉毅所不喜,且劉毅何等身份,怎可行此下作手段?
劉毅觀這黃巾力士同樣陰魂之身,卻有強盛戰力,隱隱約約似是以神道之力挾裹神魂,化身神將。
前世之時,劉毅曾聞太平道欲以黃天為中央正神,開黃道天庭,如今觀這黃巾力士,劉毅卻是有了些許明悟,這些軍士怕不是盡皆為黃道神庭之仙兵。
承繼天命,司掌神道職責,匯聚神道之力加身,如那傳說天庭將士一般,修行神道,已然不再是孤魂野鬼,乃是實實在在有編制天庭士卒。
若劉毅明悟個中因由,屆時當可立漢家神庭,將手中這十萬陰魂化作漢兵,卻是一方強大戰力。
不過這些還只是劉毅猜測,隨意觀察所想,具體情況還要等到劉毅回山之后,細細觀察一番,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