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趙子恒震動,大梁往前推十年,修行界除去太浩盟各宗,本土亦誕生了一位超卓高手,此人自號劍仙,飲酒作詩,揮就無數傳世篇章,極情入劍,修得了一手超凡入圣的劍道,當時便被譽為大梁修行界第一人,修為在五境巔峰,只差一步可入真空境界,從此天地逍遙任遨游的王神宗。
關于王神宗的故事,大梁至今說不盡道不完,不僅僅是那些讓無數女子閨閣思慕落淚的信手成詩,更是他曾經的那些治國篇章,引得朝堂大動,因此大梁便以國師之禮,冊封這位大劍仙。
這原本是大梁一些輝煌故事的起始,但這些過去,卻因為一件事而就此抹去封存,甚至成了大梁人人人避而不談的隱晦。
那就是國師王神宗,涉及廢太子一案。王神宗和太子白楠曾經就是莫逆之交,白楠仰慕其才華,王神宗也視對方為酒中知己,甚至不羈的他愿意擔任國師,外界說來都是看太子的面子。
但此事便引動這位國師王神宗為太子一黨,太子被廢之時,王神宗據說當年也一去不返,世人都認為他厭倦了王朝政局變幻,同情知己,又轉為心灰意懶,便從此遠走天涯,離開了大梁。
從此世人只嘆息當年大劍仙的風采,至今仍然是絕唱。
然而誰知道這樣令人惆悵神往的故事之中的主角,今時今日,就鎮壓在這罪獄山最深的地底,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被穿身的七條巨鏈帶動,沉入寒泉。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楊晟擺正了心頭的動蕩,穩住了心神,知曉此時的罪獄山地底,肯定一個重大的秘密,正浮出水面,他不急,只等著下面雙方交流完畢,告訴他那個答案。
他繼續向前,然后轉過了那些叢林掩映,看到那座御書房的時候,饒是他再如何心神重新收羅,此時也如遭重擊,身體一擺。
前方的內侍官收回目光,內心嘲諷,“這真是被圣上的天威所懾啊,呵,還是四境第一人呢”
而楊晟顫動的目光中,他看到了御書房,飛架的檐角,從側立面的線條上,赫然正是姜胤魂魄中所呈現出來的那副樣子,一個“豐”字型的飛檐結構
難怪楚桃葉和瓦屋脈弟子地毯式搜索京都,至今也無所獲。因為從制式上,就沒有其他的房屋,可以參照這樣的設計,整個大梁,沒有任何一棟建筑,可以引用如此的建筑。
因為這處建筑,根本就是在皇宮之內,而且是內部最隱秘的地方。
當今大梁圣上的書房
楊晟看著此間的大梁,湖泊浮著淡淡的霧氣,各種奇異靈花彌漫,遠處是皇宮巍峨錯落有致的建筑和園林,和仙境也不無二致。
甚至在天氣好的時候,泛舟這座湖泊,行走在那些步道之間,那是美妙到足以讓人忘憂的體驗。
然而望著這一切的美景,楊晟只感覺到,眼前的大梁,是一片冰窟,而他正通身逐漸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