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人見著那名蜀山弟子,亦只能嘆息。
但這只是一個插曲。
李廷風目光收回,看向楊晟,高聲道,“陛下諭令,蜀山弟子交接人犯!”
楊晟,青荷,修遠,玄睿,似乎沒有聽到李廷風的聲音,只是看著那頭的祝青衫,楊晟眼睛微紅,像是有很多根刺在扎著眼球,忍不住的發酸。
他嘗到了嘴里的咸味,他的眼淚很咸,還有些微苦。
楊晟手持斧子,沒有放人的意思。楚桃葉長劍在握,依然橫劍在這人世之間,面對著整個大梁。
所有人都意識到,情況有些晦澀的不對勁。
李廷風猛然怒喝,“還不放人!你意欲何為!?你想違反陛下諭令嗎?你蜀山宗好大的氣魄吶!區區一個弟子,也敢不敬諭令?”
原本稍顯松弛的氣息,突然無形中緊繃了起來。
白麓書院的白衣秀士們看到周圍的伏龍營士卒,樞密院兵房人馬,哪怕是聚賢殿的修行者,都一派戒備起來面對那幾名孑然的蜀山弟子,但所有人目光中,都透露著不理解。
楊晟的聲音響了起來。
他說。
“還不夠。”
……
還不夠。
這是什么意思?
眾人面面相覷,而后有的人眼底在訝異之余,浮上了怒氣,這意思是他對于這個結果,來自梁皇陛下的判決,并不服氣?
是的,現在第一時間只能以不服氣來詮釋,事實上,對方是強硬的駁斥了這個來自梁皇的諭令。有的人反應過來,已然感覺到心驚膽戰,只要比較一下,就知道這個蜀山弟子在做什么樣的事情……面對大梁至高的君主,他居然做的是……質疑了這個裁定!
梁皇的這個決議考慮到了七里宗和太浩盟的顏面,也同時考量到了大梁內部的矛盾和反彈,是人間君主的那個位置,反復權衡后的決策。就連三公,太浩盟執杖官,七里宗長老以及大梁各方頂層的權威勢力,都在諭令一出后沉默的表示認可。
這個時候,那座位于隱秀峰的蜀山殘部的小小弟子,尚未追究他在梁王都逾越行事的罪責,他此時竟然敢面對諭令,公然拒絕。
這三個字好像比先前姜胤的事跡曝光所帶來的震蕩更大,在宮觀周圍的各方人馬那邊傳播出去,像是雷霆在大梁的這個沉夜里接連炸響。在先前刻意對姜胤的冷處理面前,這道悶雷好像更有力量,更加的響亮。
滾雷就這樣一路震蕩傳遞進了梁朝的皇宮之中。
皇宮中此時聚集的文武官員,都在這個消息面前面面相覷。
陛下在盡量淡化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而那個把持著人質的蜀山弟子,難不成是要生生把這件事弄大,造反不成!?
無數人當即已經忍不住呵斥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