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晟手起斧落,斬下姜胤人頭,再一腳踏進地里,讓其死的不能再死。修行煉炁士體魄強于常人,更在丹藥輔助下,擁有極其強橫的復原治愈能力,但那有個前提,是在要害沒有受損的情況下,什么是要害,心臟,和承載靈臺泥丸的腦袋,一旦心臟和頭部受損,煉炁士哪怕再有移山填海之能,也是回天乏力。
在這一刻,楊晟只覺得心頭一空,好像有什么事達成了,又仿佛帶來了更大的失落。他心中充塞怒火,他不在乎姜胤臨死之前的說辭,所謂凡俗人和煉炁士已然是不同層次的生命,那只是他的想法。但問題在于,他把想法付諸了實際,他隨手利用的人中,侍云就是其中之一,而事后他將其比作為貓狗之余人類,并詢問為什么要為一只寵物的逝去不惜開戰?
而這種念頭僅在姜胤身上嗎?未必,從始至終,大梁處理這件事情,亦是從頭到尾,所顧慮的只是七里宗的考量,太浩盟的反應,甚至面對罪魁禍首的姜胤,最終達成讓七里宗內部審問的妥協,而這其中所牽扯到的王侍云這樣的人,好像只是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甚至不足以擺上權衡的天秤。
不應該是這樣的。
他當然知道,基本上到了這一步,姜胤就已然得到了免死金牌。至于他是不是這之后會被關進地牢,會不會剝奪了一切榮譽身份地位,再不復往日風光……
他都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做了這些事以后,他還可以活著的事實,因為現實需要他作為七里宗和大梁皇家的紐帶,成為雙方和解的那個扣子。這或許是一個對大梁的穩定,此間俗世表面上的平靜意義重大的決定。
姜胤看到了這一點,并且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會對楊晟說明,而這些都諳合他的那套說辭和理論,即他比他所造成的危害的,他置于死地的那些人,更優越和高級。
但對于楊晟來說,那又如何呢?
那只是大梁的事情,不管這個考量有沒有出于穩定俗世的可能,是不是出于不讓更多的普通凡俗人們百姓避免隨后的波及,成為更多無辜者的決議,對于楊晟來說,都不重要。
他只知道身邊的人受了牽連,就此被設計致死,他需要一個公道,他們無法做出的裁決,那便由他來。
……
所有人先前只當楊晟區區一個普通蜀山弟子,蜀山說是客居七里宗,實際是被七里宗大陣所掣挾,蜀山殘部抵達大梁之時,太浩盟和七里宗就做出了決斷,要將這支中神洲蜀山派的遺產,作為他們可以消化吸收的一筆財富。
太浩盟威懾之下,任誰都沒有把這個蜀山殘部當做一回事,甚至為了讓對方安穩坐落隱秀峰受制挾,默許了對方的一些逾越,搶占他們靈礦的行為。
這種隱忍,在七里宗和太浩盟這邊也是看做“小不忍亂大局”的必要
所以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看法,一群弟子級人物又能翻出什么風浪?然而沒有想到,最大的問題出現在這個環節,他說著這是他們的裁決,然后就劈下七里宗首席弟子姜胤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