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晟拿他可是沒一點辦法,不管胖子到底是不是青揚子,這是不是他們瓦屋脈的故布疑陣,是此時非常時期的策略問題,或者哪怕他就是,但也可能礙于某些原因,導致如今再不復往昔之修為能力,成了眼下的模樣。
“我當然還是會以調查妖禍為主,當然,如果遇上避不開的事情,我還是要攪上一攪的。”楊晟道。
胖子瞥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從腰際掏出酒葫蘆來,飲一口入喉。
打了預防針,給了胖子一個我如果以后有事你要隨時來救我的暗示。楊晟又換上了一張略有些討好的面容,“祝青衫師兄已經入中境了,我這搬山功第二重天,何時能夠觸及?”
他倒是不想入中境之事,中境只是一個劃分,就好像一個標準,一個湖中島,不同的修行方式,到達島的路徑也不同,就好比對于器修入中境而言,就是控飛劍或者器物達到更遠的距離,更強大的威力。對于以體術為主入中境修行者,那大概就是內生奇景,靈炁調用和生成方式大大提升。就好比南蒼洲修行界的大日境界,在體內靈炁海上升日月,那便是內生奇景,體內靈炁構成一個小天地循環,由此修為更上一層樓。
歸根結底,南蒼洲和中神洲兩地修行劃分不同,但對于中境和大日境這個級別而言,就是兩個層次上的標準,一為神念,二為體內運炁程度。
只有神念達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理解并運用意境,器修才能鎖定空間距離更遙遠,更強大的敵人,更能得心應手操控靈兵。調用意境,也是神念達到的結果。
體內運炁程度,決定著體魄,體術,功法招式是否更上一層樓。
而楊晟之所以沒有提什么時候入中境,那是他知道這是硬性的條件,他體內靈炁尚是一方湖泊,還沒到內生奇景,沒有海上生明月,沒有玄夜開仙門,沒有隱霧見山川。這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上去的,來不得半點虛假,亦是能看得到的,對于這點,楊晟倒是不著急。
胖道人喝一口酒,葫蘆持握手邊,才慢條斯理看過來,道,“這搬山功第一重,你能領悟到的真意,究竟是什么?”
楊晟想了想,道,“守護。”
胖子眼睛瞇起來,“守護……”
楊晟點頭,“是那種內心有堅持,有不想失去的,想要維持的感覺,譬如某些人,譬如所經歷某個情形的美好,不想失去,那便去守護。”
“能領悟守護即是搬山第一重的真意,確實不錯,但你還缺乏歷練……”
“缺乏歷練……”楊晟心念一動,“我即日下山,去那三公主的聚賢殿,不正好就是歷練。”
胖子再喝一口酒,“這世上很多事情,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你親身去經歷,感悟才會是原來如此,真正悟時,才明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到那時,根本不需我指點,你自己興許就能觸摸到你的搬山第二重境了。”
真正悟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