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主離了楊晟的館舍,賈蕓喜滋滋對正陽道,“殿下,你看我今天一針見血說得對不對,這本就是打雙陸嘛,我們要保證我們取得的勝利果實。楊晟實力強橫,僅在王封之下,這是我們的一大驚喜,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背景弱了點,蜀山宗比不上那些大宗門,如今在我大梁提及起來也有些惡詞,所以很容易會遭到各方挑戰,但如果楊晟此時就在聚賢殿里面,任誰都別想找上門來挑刺找麻煩。”
正陽道,“此前不就是有王封挑戰嗎好在這種事有一沒有二。”
“王封那事誰料得到,而且本就是他手底下人為非作歹,此番局面,開國伯家族也受到制衡,但他們必然對楊晟生恨,雙方梁子是結下了,公主如此庇護楊晟,難道不怕和拉攏開國伯家族的初衷背道相馳”
正陽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最起碼的是非我們必須堅持。這也是讓人知曉我做事的方式,事實證明,那位王家家臣確實做過了頭。我們確實需要王家的支持,但那不是無底線的放任,也只會讓王家變本加厲。”
“另一方面,我們目前最需要的,還是王家背后的吳郡,我們要讓吳郡知曉秉公二字的含義,這是未來打交道的基石。”
正陽公主的到來不僅僅是安撫,還跟楊晟道明與瓦屋脈同盟之事,最后與楊晟言明要保存眼下的勝利果實,也正是因為楊晟目前處于風口浪尖,要避免被人摘了桃子。而似乎再沒有聚賢殿這么一處地方,能保證楊晟只要在這里,就不必擔心有人上來挑戰了。因為王封之事,外界不免效仿,聚賢殿加派了防御,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更重要的是,正陽公主以此對外界表明了態度楊晟不再接受挑戰。
誰想打破這個規矩,都要考慮是否在挑戰公主的意志。
方昭沒事就來找楊晟,做一個在殿內的解說和陪同,現在內部都知道外界的風浪,楊晟不能離開聚賢殿,大概也是很悶的一件事,方昭來作陪,也算聊以解悶,有曹禹那事,他對楊晟觀感挺好,也曾跟自己老師說起過關于蜀山宗的那些傳聞,古妖是否真有威脅,老師只是閉目說了幾句,“高岸可以為谷,深谷或許也會成陵。”
方昭引領下,他們在殿內散步,迎面過來一老一青兩人,那身穿青袍,頭戴高冠的老者,掛著兩條深深的法令紋,隔遠拱手,“楊都令史,這些天忙著使節事宜,還未曾和都令史見過,今日一見,果然是少年英雄啊”
說完老者看向方昭,就變成了冷冷的訓斥,“方參事,先前你怎么鬧出那么大紕漏怎能讓王公子和楊都令就在這聚賢殿打了起來若是楊都令有什么三長兩短,你的麻煩就大了,不說公主責罰,蜀山宗都能下山來幾個把你戳成窟窿人家的劍可無法無天得緊”最后一段話說得尖刻,讓人忍不住眉頭一皺。
先前方昭就已經為楊晟提及過,面前的老者就是聚賢殿的左丞張道林,人是梁皇任命,開國伯王家,就是張道林在此前篤定正陽公主沒有選擇的“引賢入閣”。
張道林自持自己忠于的是梁皇,又加之他本身長袖善舞,便在聚賢殿內大肆安插自己親信,更主動外聯開國伯王家此類大族,自持功績,在聚賢殿中,有時候竟然是連正陽公主都不如何放在眼里。當面當然卑躬屈膝,但是背地里,一直打壓他們書院這邊作為公主的勢力,大有要把聚賢殿搞成他一言堂之勢。
原本楊晟未到之前,王封作為他一手同開國伯聯合引入的王家子弟,大出風頭,讓他地位權重無與倫比,誰知道公主轉過身就帶來了蜀山宗的楊晟,生生把王封的聲望分走,他如何不惱火,更重要的是,楊晟讓他暫時失去了在這聚賢殿凌駕其他人之上的威望,他此時表面捧楊晟,卻毫不客氣訓斥楊晟身邊的方昭,說話含沙射影,實則明顯表現對楊晟的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