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急功近利(敬請關注公眾號孑與不2)
云瑯其實非常的疑惑。
他以前從卓姬,平叟的身上就感受了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當時還以為這是商人的本性。
后來接觸的人多了,他就發現,急功近利似乎是大漢國人的一種普遍狀態。
不論是皇帝劉徹,還是今日見到的東方朔,以及阿嬌突然提出的農業大計劃,無不將急功近利的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擊敗匈奴方面,劉徹太急躁了,如果他肯靜下心來,用兩代人去完成這個偉大的使命,大漢國不至于到后期出現國力匱乏,民無再戰之心。
如果東方朔懂得在合適的時候閉上嘴,他應該已經站在朝堂上跟皇帝一起縱論天下了,而不是在這里對著三個毛頭小伙子暢談自己的《非有先生論》。
阿嬌如果不是過于想要獨占皇帝,她也不可能淪落到現在的境遇。
一個大國,要的是從容不迫的心態,據云瑯所知,只有一些小國家才會事事緊迫,恨不能在一日之內完成所有的事情,最好連子孫后世的事情一起處理完。
日本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現在的大漢國,與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何其的相似。
人力總有窮蹙的時候,拔苗助長對生物沒有任何的好處。
云瑯寫的劇本總是不按照常理發展,他想給阿嬌修建一個漂亮的溫泉池子,目的就在于吸引劉徹過來,最后通過長門宮固寵達到穩固云氏莊子的目的。
結果,阿嬌現在要種地了,她居然想要用內在美來再一次贏得劉徹的愛情。
云瑯以為東方朔應該是一個對獲得智慧充滿熱情的人,所以才想用指南針來吸引他。
結果不太好,東方朔現在不認為自己的智慧不夠,而是認為智慧太多,并且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歸結于智慧太多的緣故。
云瑯只想安全的把太宰這個最后的秦人送進秦國的土地,結果,也不好,太宰確實在秦國的土地上安息了,他卻差一點死在那里。
所有的事情都出了偏差,付出的跟得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這讓云瑯非常的絕望。
好在,他的身體正在慢慢的康復,他家的莊子也正在欣欣向榮的發展著,除過那些黑暗的見不得人的事情,云瑯的生活在外人看起來堪稱完美。
有東方朔在,酒宴就會變得非常熱鬧,甚至說非常的狂放,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幾個人開始用酒壇子喝酒,而不是用酒杯或者酒碗。
老虎踉踉蹌蹌的走到云瑯身邊,吧唧一聲就趴在他的腳背上,一顆大腦袋鼓槌一樣砸在地面上。
這該是喝醉了。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言語訥譅兮,又無強輔。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數言便事兮,見怨門下……哈哈哈哈,我們繼續喝,東海枯竭方見雌雄……”
東方朔舉著酒壇子邀飲,其余三人轟然應諾。
云瑯攤開腿坐在地板上,老虎就趴在他的腿上,他夠不到酒杯,只好從案子上取過一碟子新煮的毛豆,一顆一顆的吃著,品味狂放的環境中僅有的一點苦澀。
驪山的清晨最是讓人心曠神怡,蒙蒙的水汽籠罩著大地,呼吸一口沁心潤肺,不用洗臉,晨霧從臉上劃過,一張臉就變得濕漉漉的,順手擦一把,昨日積存的污垢就蕩然無存了。
這樣的清晨最適合牽著游春馬在小路上閑逛,被露水打濕衣角,人就變得更加清爽。
路邊的野草莓已經成熟了,紅紅的,小小的,在綠瑩瑩的草叢里發著紅色的光。
抓一把塞嘴里,酸甜的味道就能在胸肺里存留好久,呼一口氣都是香甜的。
云瑯其實就想不明白,阿嬌想在她家的地里種莊稼,為何總是跑到云家的地里閑逛?
最可恨的是她還收獲滿滿,游春馬的馬鞍子上掛著一個碩大的籃子,籃子里滿是云家種植的新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