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人可能連想法都有相似之處,在云瑯以前的世界里就有一位偉大的人這樣做過,結果,讓那個貧弱的國家在四十年里變得無比強大。
想到這樣的方法其實不難,難的在于持之以恒的堅持,以及拓展全國的雄心。
這是一個很好的法子,是改變大漢國目前窮困狀態的最好辦法,只是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劉徹可能是一時興起,云瑯卻知道這條路走下去會遇到多少阻礙跟困難,尤其是大漢國那道對商賈近乎羞辱的律法,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塊絆腳石。
能投資的起富貴鎮的人,除過商賈之外,恐怕就剩下勛貴了,讓勛貴們變得強大,這與劉徹的國策是完全相反的。
云瑯很想看看劉徹的雄心到底有多大!
皇帝的一個決定一般會影響很多人,有的是傷害,有的是撫慰,這一次,他的決定惠及了很多人。
原本戰戰兢兢在荒野中如同野獸一般謀生的野人,現在,因為煤石的原因,他們逐漸從山野里搬出來了,小心地在沒有耕種價值的地方修建了自家的房屋。
開始只是一些草棚子,過了一個冬天之后,那些野人發現沒人驅趕他們,就大著膽子開始修建自家的木屋了。
這些木屋雖然距離富貴鎮有些遠,云瑯相信,這些人最終會把房子修建到富貴鎮上,最后還會有官府的人過來管理他們。
這是大漢國最早的一批無產者。
所謂的無產者其實就是赤貧的代稱,他們沒有土地,沒有牲畜,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的雙手雙腳。
煤石成了他們唯一的謀生來源。
這可能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煤礦工人。
劉徹坐在章臺宮里俯視著大地,云瑯則站在大地上瞅著這個世界的新變化。
舊的歷史對他沒有多少意義,不論衛青取得了什么樣的功勛,那也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
只有這些新的變化,才是云瑯要關注的地方,這是自己只蝴蝶在大漢扇動翅膀之后引起的新反應。
“你在看什么?某家見你這幾天在看野人,難道說你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張湯的聲音從背后傳來,云瑯扭過頭去,見張湯一身麻衣,腳踩木屐,光著頭,一副尋常人的模樣,在他旁邊還站著一位微微發胖的中年人,三綹胡須垂在胸前,看云瑯的目光多少有些不善。
云瑯微微一笑,主父偃來云氏已經不算是一個秘密了,只是這家伙能忍到現在才來見主人,可見這家伙的心思之深,臉皮之厚了。
“見過張公,見過中大夫!”
不等身份比較高的張湯發話,主父偃搶先道:“你差點毀了陛下的《鹽鐵令》,現在又要毀我大漢淳樸的民風嗎?”
云瑯知道主父偃說的是卓氏冶鐵作坊從原料生產,變成鋼鐵深加工作坊,從而避開《鹽鐵令》控制的事情。
遂拱手道:“中大夫此話怎講?”
(敬請關注孑與不2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