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爭功!
壓榨,極度的壓榨,往往會催生出反叛!
這應該是一個至理名言。
可是,云瑯沒有在鬼奴的身上看到這個特點。
匈奴人準備了一個月,云瑯也黑著心腸壓榨了鬼奴一個月,每日里都有鬼奴的尸體被丟進瞎子河……
在松軟的黃土上挖一個很大很長的洞,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這些鬼奴做到了。
當鬼奴們將山洞掘進到堅硬的夯土層的時候,山洞結構終于變得穩定了,不再有大塊的黃土從頭頂掉下來,接連三天沒有死掉一個鬼奴,這讓他們很是高興了一陣子。
他們的歡樂僅僅來自于不死人而已。
鬼奴們對于伙伴的消失,或者死亡似乎并不是很在乎,只是單純的為自己還活著歡呼,只有云瑯清楚地知道,第一批來到鉤子山挖洞的五十六個鬼奴,到現在,只有兩個人還活著。
仔細研究分析之后,云瑯發現,這些鬼奴之所以會老老實實的冒著生命危險在這里挖洞,最大的原動力居然是每天都能吃飽這個簡單的因素。
云瑯不在乎鬼奴的性命,卻從來不會克扣他們的口糧,口糧當然算不得好,糜子饃饃卻是放開了吃的,偶爾還會有一點咸肉野菜湯,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大餐了。
直到此刻云瑯終于明白了,這些人為什么會心甘情愿的成為鬼奴了,原因就是當鬼奴能夠不被餓死。
元朔四年的時侯,一場蝗災席卷了關西,蝗蟲從關西一路飛到了敦煌,蝗蟲所到之處……
史書上僅僅只有八個字——“餓殍盈野,死者枕藉”。
直到今年,關西依舊荒蕪……即便是春風也吹不醒遭受重創的大地。
自從韓王信投靠了匈奴之后,韓地的人,就成了一群被人遺忘的人群,其余地方的百姓流離失所去別處謀生,官府會開放一些荒蕪的山林供他們存身,至于韓地——沒人愿意接納他們。
飽受匈奴劫掠之苦的百姓,對那個帶著匈奴人一路殺到甘泉宮的韓王信恨之入骨。
當了鬼奴,死亡就是一種最常見的事情,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匈奴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殺他們,漢人見到鬼奴就會提起長刀,搶劫的時候會遇到強烈的反抗,投降以后,依舊沒有什么活路。
因此,在騎都尉吃飽飯之后再去死,對他們來說沒有別人想的那么可怕,那么難以接受!
云瑯在山洞口立了一盞明亮的油燈,這盞油燈只開了一個亮孔,這個細微的亮孔沖著山洞,一道淡黃色的光斑照射在山洞底部,指引著鬼奴們朝正確的方向挖掘。
挖到了夯土層,就說明鬼奴們已經挖穿了鉤子山!
山洞已經很深了,為了解決透氣的問題,云瑯不得不命令鬼奴們在山洞上方開出十幾個碗口大的洞。
他親自檢驗過,那些透氣孔確實已經抵達了鉤子山東邊的平原上。
大規模的挖掘會讓匈奴人發瘋的,而平原地帶并不是一個很適合大漢軍隊作戰的場合。
因此,云瑯只能像一個盜墓賊一樣偷偷挖掘……
山洞挖到這里,就只能蜿蜒向下,隨著鬼奴們不斷地挖掘,土層里逐漸出現了人,馬,武器,陶俑,鐵器,銅器一類的殉葬品。
當一個斜斜的插在泥土中的女性尸骨出現之后,云瑯從她身上殘留的一點帛片,以及散落在周邊泥土里的首飾判斷,這該是一個殉葬的女子,身份應該是冒頓寵愛的某一個閼氏。
“匈奴可汗的墓地?”
謝長川歡喜的如同一個孩子!
對于這個惡心的老賊突兀的出現在坑道里,云瑯一點都不奇怪,如果在他統領的大軍中發生這么大的事情他還一無所知的話,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目前看來我的猜測是準確的。”云瑯將手里那枚擦拭干凈的金臂環放在謝長川的手里。
金臂環做工粗獷,連接處的鷹嘴結構不是大漢首飾做工的風格,很符合匈奴人的審美風格。
“不是阿寧告訴我的!”
謝長川靠近油燈觀賞著金臂環,一邊很隨意的說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