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人彘蠶室
站在望山樓上,能清晰地看到云氏的全貌。
皇家的規矩同樣適用于上林苑,在這里最高樓永遠都是長門宮的那座五層木樓。
每天,朝陽的第一縷陽光永遠先站要在尖尖的樓頂上,自然,夕陽的最后一縷陽光也會最后消失在樓頂上。
經過連續不斷的擴建,長門宮主樓,變成了上林苑里面最龐大的一座建筑,即便是甘泉宮在長門宮面前也相形見絀。
決定長門宮建筑高大的絕對因素是財力!
大漢國如今處處缺錢,到處都是漏洞需要彌補,皇宮里面的用度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削減,以至于皇帝想要在異族人面前充充門面都捉襟見肘。
桑弘羊絕對是一個純粹追求實用的宰相,自從他從薛澤手中接過宰相這個位置之后,朝中的雜項支出,就減少了足足三成。
建章宮里粗如兒臂的牛油蠟燭被換成了油燈,每天晚上,點燃油燈之后,建章宮里就會黑煙滾滾,如同失火一般。
劉徹非常的不滿,他認為皇宮里面完全沒有必要這樣節儉,畢竟,大漢國還沒有窮困到連皇帝用的一點蠟燭都沒有。
為此,桑弘羊跟皇帝算了一整天的帳之后,皇帝就什么話都不說了。
立刻把行宮安在了長門宮。
長門宮的支出跟朝廷一點關系都沒有,如果仔細算起來,朝廷至今還欠著長門宮兩年的撥款。
阿嬌是一個自給自足的人,因此,不論她有多么大的花銷,桑弘羊也從來不多說一句話。
相反,他甚至將能夠安排在長門宮的隆重場面,全部安排在了長門宮。
以至于,長門宮里整日里鼓樂齊鳴,讓阿嬌不堪其擾。
于是,阿嬌在白天的時候就會去云氏的山居居住,等皇帝處理完畢了政事,她才會回來。
長門宮也有山居,甚至要比云氏的還要大,還要多,甚至在驪山半山腰上也有一座。
只是,這些山居里面居住了很多毛發花花綠綠的人,讓阿嬌立刻對長門宮山居棄如敝履。
這些人的到來,完全要歸罪于張騫!至少阿嬌就是這么認為的,這家伙要去大月氏,于是,這一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國家,在聽說還有大漢如此強大的一個帝國,就紛紛派來了使者以進貢之名來打秋風。
人家送來了毛皮,寶石,干果,毛氈,陶器,銅器,驢子,駱駝,馬匹,大漢就要回贈,絲綢,金銀,麻布,書籍,工具,在阿嬌看來虧大了。
最讓阿嬌不解的是,這些國家,人口最多的才五六萬,最小的千把人……
她就弄不明白,大漢一個管轄萬戶的縣令,絕對沒膽子登她長門宮大門的。
劉徹卻興致勃勃,一個月里接見了十幾波使者,他最喜歡看見這群使者見到他之后連頭都不敢抬的模樣。
“婼羌、樓蘭、且末、小宛、精絕、戎盧、扜彌、渠勒、于闐、皮山、烏稈、西夜、子合、蒲犁、依耐、無雷、難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車、疏勒、尉頭、姑墨、溫宿、龜茲、尉犁、危須、焉耆、姑師、墨山、劫、狐胡、渠犁、烏壘……每一個都是不錯的。”
劉徹今天又見了八國使者,晚上吃飯的時候胃口大開。
阿嬌將魚刺小心的從魚肉中剝出來,把肉段放在劉徹的盤子里不滿的道:“一個個臭氣熏天的,有什么好的。”
劉徹一口將魚肉吞下笑道:“臭點有什么打緊,洗洗就干凈了,我只想知道他們的國家到底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物產,土地肥沃不肥沃!
能不能幫我們一起對付匈奴!”
“男女老幼全部加起來不到五十萬的人,能給我們多大的幫助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朕不需要他們與匈奴血戰,只要他們都知道,大漢是一個比匈奴還要強大的國家,對他們并無惡意就是了。”
阿嬌聽劉徹這樣說,覺得這不像是自己男人的為人,就奇怪的道:“就這些?”
劉徹吃了以后爽滑的雕胡飯,滿意的道:“現在當然是這樣,等匈奴人死光了,自然要調整國策,大漢不可能無休止的優待這些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