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雷聲大,雨點小
經過與長平,張湯,阿嬌等人的接觸之后,云瑯算是明白了劉徹想要干什么了。
他想做一次政治改革!
把勛貴全部干掉這種事他想都沒想過,他知道這非常的不現實,他只想通過壓迫勛貴族群,從而讓這些舊有的官員們認同他新近提拔的寒門子弟。
以前的時候云瑯沒見到幾個寒門子弟,比如公孫弘,比如主父偃,比如張湯,王溫舒,就是他見過的所有寒門子弟了。
這些人說是寒門子弟,其實也不是很正確,除過公孫弘這個從小在薛地為富戶養豬出身的人之外,張湯,王溫舒都不算是什么貧寒子弟出身。
至于已經發不知所蹤的主父偃,則是劉徹根本就不愿意提起的一個人。
準確的說,劉徹喜歡站在大漢立場上的官員,不論貧富他都喜歡。
在他眼中,那些已經富貴了百年的家族,已經沒有什么一心為國的念頭了。
一旦國家與家族利益出現沖突的時候,他們會直接的,且毫不掩飾的站在家族的立場上。
劉徹的這個想法是沒錯的,這在大漢已經不是什么特殊的秘密了。
在政治改革之前,后世的做法是團結所有能團結的人,然后通過相互讓步,最后達到一個折中的目的。
也就是說,后世的政治改革一般只能達到改革者初期認定目標的一半或者更少。
這樣要做的好處是不給社會來帶動蕩,在和風細雨中就完成了改革。
很明顯,劉徹不這樣想,他想讓所有人都恐懼他,讓所有都把事情的結果想到最壞。
然而,他開始改革的時候卻不會那么粗暴,這時候低于所有人預期烈度的改革,就會讓所有人都滿意。
畢竟,皇帝已經饒你一命了,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政治改革很多時候就是一個皇帝與官員之間的欺騙與被欺騙的關系。
說實話,政治改革對百姓來說大多時候都是好的,都是有益的,畢竟,皇帝,或者政治家改革的目的是要國家國富民強,如果連這個目標都達不到,那就不叫政治改革,而是叫暴政,或者盤剝了。
既然皇帝要嚇唬全天下的有權人,像云瑯這種無權無勢的自然就不用擔心了,端著一碗面條蹲在路邊看勛貴們膽戰心驚的過日子絕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回到家里,云瑯的日子過得舒服的給個皇帝都不換。
小老婆進門了,大老婆也算是久別,夜夜笙歌就難免,一覺起來,已是日上三竿,然后在老虎親昵的揉捏下從床上爬起來,緊接著漂亮的一塌糊涂的紅袖就端著洗漱工具過來……
除過牙刷還是有些惡心之外,云瑯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比后世短少了什么。
云家的早飯自然是豐盛的,尤其是在家主流浪了兩年回來之后,廚娘恨不得把所有的手藝都展現出來,就希望獲得家主一聲夸贊。
“以后啊,我要的煎蛋給我單面煎,蛋黃一定要嫩,最好能被我一口吸走……另外啊,煎蛋的模樣也很重要,找工匠用博鐵片子給你弄幾個好看的模子,煎雞蛋的時候,只要把雞蛋打進模子里就成了……
我告訴你們啊,什么是貴族呢?貴族就是吃什么,穿什么都要與眾不同,最好走在街上別人都不敢正眼看你,就成貴族了。”
一般情況下,曹襄在的時候,云瑯一般不告訴他后世人對貴族的定義。
在大漢這個時代還沒有到物質極大豐富的時候,只要衣著華麗,吃**美,馬車豪華,從人極多,這就該是貴族了,想要他們有下一步的進化,那需要自覺。
當梁翁都開始穿絲綢衣服的時候,誰敢說云家不是大戶?
對于這一點,云瑯是極力反對的,絲綢這東西夏天穿著很舒服,冬天穿?那就見仁見智了,反正云瑯覺得麻衣穿著很舒服。
一只腳踩在老虎肥嘟嘟的肚皮上,一只手端著一個柴燒的茶杯,眼睛里瞅著曹襄嫉妒的模樣,耳朵里聽著梁翁精確到個位數的雞蛋,雞鴨,牛羊,豬群,絲綢產量……這樣的生活云瑯覺得過到天荒地老也不差什么。
“把家里的菜園子用籬笆給我扎緊,不要是個人就往里面鉆,你們啊,不知道里面的價值,以后,家主我就要靠種地混飯吃呢,可不敢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