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的第一個劇本不用看,就有著落了,行了,叔,毛老師,到飯口了,要不咱下樓一塊吃點飯?”
“不咯,待會兒還有事,定的晚上八點多的車票,去廣洲取景,一會我跟建軍就要出發了,這頓飯先欠著,等下次你帶的學員來試鏡,咱們再喝點,把劇本帶上,我倆也走了。”
對于工作,劉贏還是這么的雷厲風行,陸澤雖然只在他手下拍了一部戲,但他的秉性,陸澤卻已經琢磨透了,于是沒再多留,把劇本裝進包里,與他們一塊下了電梯,與毛小濤互換了聯系方式后,目送他們驅車離開。
“陸老師,咱們去哪兒?”
手里拎著的劇本沉甸甸的,陸澤不由抓的緊些,電影人總是會對好的劇本趨之若鶩,想著這么多劇本等著自己去看呢,便有些迫不及待,上了車,給司機指明了方向。
“回酒店吧。”
……
幾日下來,總共七本劇本陸澤全部翻閱完畢,留下四本,退回三本,特意去跟留下劇本的導演簽訂保密協議后,陸澤便回了帝都。
四本劇本,除劉贏導演,毛小濤編劇的電影《仁為財死》外,還有趙成武導演的校園電影《春光日暖》、張嶺導演的情感電視劇《一切都是小問題》,彭久文導演的劇情片《窮鄉》。
其中最被陸澤看重的就是《仁為財死》,講述了一位蝸居在城中村的窮坐地戶黃仁突然撿到了被殺手藏匿的數百萬現金后揮金如土,而被殺手追殺的故事,將黃仁這個市井小民曾經的那份淳樸和獲得橫財后的貪得無厭表現的入木三分,故事也非常詼諧有趣,滿滿的黑色幽默,而陸澤拿到的角色,則是劇中文化水平不高的殺手。
而排在第二位的,則是一部以導演親身經歷改編的故事《窮鄉》,剛拿到劇本的時候陸澤都驚了,沒想到別人隨便扔給他的幾個劇本中,居然還能出現一部能與毛小濤新作站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劇本。
這是極為難得的,讓陸澤不禁感嘆自己的運氣,或者說是未來學員的運氣是真好,這兩部劇本,只要別拍爛的,導演水平過關,入圍獎項絕對不成問題。
《窮鄉》,來自于導演彭久文的親身經歷,只做了少部分改編,講述了上世紀西北地區黃土高坡中的貧困村落因為黃河決堤而糧食歉收,進而發生了一系列的荒唐事兒,文字里滿是只為吃飽飯,其他事兒想都不敢想的思想,其中最讓陸澤記憶深刻的,就是他所討要來的角色,一個餓到拿黃土做餑餑,最后做的太像了,沒忍住把黃土吃了把自己噎死的年輕人。
至于剩下兩部,校園電影和家庭情感劇的劇本,也都在水準之上,只要拍好了,叫座不成為題。
拿著這四部劇本回到帝都的陸澤,在機場補拍了一段素材后,坐上贊助商提供的車輛,帶著對宋歸遠的滿腔怒火,朝著華戲學院進發,四百六十六名從全國各地被選召來的孩子正等在那里,忐忑的等待著自己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