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王五擅長雙刀,與譚嗣同、霍元甲為兄弟好友。
歷史上王五便是因為譚嗣同在變法被殺后,于今年(1990)參加義和團運動,最終被殺的,后來還是霍元甲為其收尸。
李存義則長習長短拳技并周游各地,有單刀李之稱。中年師從形意拳名家劉奇蘭學藝,后至京與程廷華等為友,并兼從董海川習八卦掌,實則是由程廷華代師授藝,如今雖然已經五十多,但也投身義和團,準備參與這次行動。
程廷華則是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的弟子,后創立了程氏八卦掌,就連孫祿堂也是經郭云深舉薦,赴京城隨程庭華研習八卦拳。
歷時2年,孫祿堂便學成,就連程廷華都不是對手,后來程廷華便勸孫祿堂效當年董公訪游天下,以臻至境。
這才有了后來的孫祿堂游歷天下的三年,而孫祿堂也確實如他所言,已達至境。
話雖如此,但程廷華的實力同樣為當世少有的高手。
這些年時局動蕩,慈禧雖有八旗侍衛卻日夜擔心刺客行刺,因此四處籠絡武林高手,以壯聲威。當時八卦掌聲震武林,尹、程兩大派八卦掌名冠京師,慈禧便派二總管太監崔玉貴拉攏。
崔玉貴重金厚禮收買,卻均被程廷華以‘武藝不佳,難當重任’婉拒,顯然真實的想法是什么已經不言而喻。
也就在今年的義和團運動之后,八國聯軍進北京,程廷華偶遇德兵調戲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把十幾個德寇打死當場。
后來因為回到眼鏡店后,卻被漢奸告密,導致被圍在胡同之內。
遂施展游身八卦掌,八卦步法靈活且速度極快,不等洋人開槍已近身,以掌法重擊。打出胡同,洋槍隊見勢不妙,便胡亂射擊。程廷華縱身上房,身子一縮,躍身而起,跳于門房之上。
未想,發鞭被房瓦纏住,起縱不得。想脫開二次再縱,拖延了時間,被洋人的亂槍飛彈擊中,一代武術巨擘、開派宗師,就這樣犧牲在八國聯軍的槍口之下。
可惜可嘆!
而韓慕俠則是霍元甲的同鄉,兩人齊名,外號玉面虎,曾先后隨張占魁、應文天等九位師傅習武,擅長形意拳與八卦掌,更是編采百家而獨具一幟。甚至在十幾年后會有一位萬世景仰的周偉人來津門求學過程中隨韓慕俠學拳、強身健體。
而張策則是通臂拳的大成者。
他自幼習練家傳戳腳、二郎拳、黑虎拳等拳術,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學得五猴通臂拳。十二歲那年入京拜楊式太極拳傳人楊健侯習練楊式太極拳二十余載,同時又拜陳慶老和尚習練通臂拳有七八年。
張策一生博采眾家之長,盡得武術奧妙,通臂拳達到登峰造極之境地。
他吸收了前人的優秀成果,把太極拳融于通臂之中,為創造‘通臂太極’(五行通臂拳)拳種之第一人,使自己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隨心所欲境地,高深不可測,是通臂武術史上距今最近的一座無人可以跨越的高峰。
如今在江湖之上人稱臂圣,可見其手上功夫之強。
至于霍元甲與黃飛鴻自不必說,前世關于他們的影視作品實在太多了。
一個擅長迷蹤拳,后來創辦了名聞天下的精武門;一個擅長洪拳,什么虎鶴雙形、工字伏虎以及鐵線拳之類,可謂是集洪拳之大成者。
至于最后的三人孫祿堂、杜心五以及李書文可是更加不同凡響。
杜心五后世也有一些關于他的影視作品,他是自然門開山鼻祖徐矮師的獨傳高足,也是自然門第二代掌門人,后來更是加入同盟會,為孫文、宋遁初擔任保鏢,袁世凱都極為忌憚,張作霖都曾向其學習武藝,他辭職后還當了青紅兩幫的“雙龍頭”,杜月笙在他面前也只是一個小輩。
自然門絕學無數,其鐵豹護體功也是不遜色金鐘罩與鐵布衫多少的硬氣功,更重要的是自然門的武功不止是練力,其核心是練氣,因此這讓關舟充滿了好奇。
之后的李書文同樣實力強大,他幼時習八極拳三年,后又練大槍六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