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當初找上我,要我參加這次行動,我對清廷與洋人自無好感,本已答應,奈何此人高傲,好似將我當成了他的仆從,隨意指使,我豈會受制于他,因此向他挑戰。”
“至于最終結果……”
關舟抬了抬腳,王五一瞧,也看出了關舟雙腿的不同。
“原來嚴師傅的腿是被他所傷!”
霍元甲有所恍然,按照之前一戰,他也了解對方不是先天如此,只是沒想到是因為這件事。
“不錯,不過他也被我失手打死,這次只所以愿意繼續參加這次行動,也是為了我華夏四萬萬百姓,而非清廷。”
“原來其中有此故事。”
王五聽罷,不由感慨一聲,“其實此人身份我也早有懷疑,不過因為目標都是洋人,所以我不在乎他背后究竟還有什么身份。”
說著,王五沖關舟拱了拱手,歉意說道:“這次是王某意氣用事了。”
關舟擺了擺手,“不必如此,我知道五爺也是為了譚先生的仇著急罷了。”
說到這里,關舟的神情中也露出敬仰,“譚先生的事俺也聽說了,可惜當初我功夫未成,人也在山東,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譚先生雖死,但他的精神將永存。”
關舟的目光這時好似發亮一般,熠熠生輝,“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如此豪邁之語,另人欽佩,我輩自當效仿譚公!”
聽到關舟說起譚嗣同,王五的情緒也變得激動,“原來嚴兄弟也知道復生。”
‘復生’是譚嗣同的字,而他的號則是‘壯飛’。
譚嗣同十余歲的時候便與王五相熟,兩者雖然相差三十歲,但卻引為知己,傳授譚嗣同刀劍之法,后來更是成了生死之交。
兩年前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面對抓捕,不慌不忙,慷慨就義。
對于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每每念及此處,關舟就有一股莫名的悲壯與激動。
不久之后,譚嗣同便與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等人,成為了第一批新時代變法下第一批被殺志士。
史稱——戊戌六君子!
之后王五得知這個消息悲痛欲絕。為了繼承譚嗣同的遺志和復仇,王五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暗殺活動,終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決心自此更加強烈。
如今見關舟也對自己的好友如此推崇敬仰,更又反清之心,頓時讓王五好感大增。
不過關舟說的也不是假話,更不是為了博取王五好感。
若是如此做,就玷污了圣名,連關舟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他之前所言,也是發自肺腑,因為他對譚嗣同這樣的先輩確實敬仰萬分。
這種強烈的感情,根本不是能裝出來的。
因此王五與霍元甲都頗為動容。
而且他們之前也聽過了解釋,因此之前的芥蒂早已消除。
很快三人便坐在一起喝酒。
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
關舟能與兩位民族英雄坐在一起喝酒,更是極為振奮。
【因為前面有一個內容修改,和這里有些關系,所以修改刪減了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