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就是杜師傅的居地嗎?”
關舟打量了一眼,算不上豪闊,但也遠比一般人的家壯闊不少。
“不錯,我們進去吧!”
王五看起來經常來這里,一點也不顯生疏。
不過也正常。
兩人本就是武人。
又都是譚嗣同的至交,意氣相投,自然聊得來。
兩人在管家的引領下,直接進入院子。
四合院內寬大,兩側更是擺放器具。
只見中心一人身穿白袍,正在院內演練拳腳。
關舟與王五都是練武之人,明白一旦開練,不到結束或萬不得已的情況是不會停下,因此兩人站在原地旁觀。
其側身站立,自然放松。左腳在前,右腳在后,雙腿微曲,重心落于右腿,左腳虛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橫掌按于左腹前,手心向下成陰掌;左手向左側前外撐,掌心向上成陽掌,雙臂圓活,自然放松。
他的左掌漸向右胸前圓弧形移動,同時腰隨手轉。左掌轉至右腹前逐步翻掌下按,成陰掌;左掌運動的同時,右掌隨左掌移動,從左腹前向右向右上方劃弧至右胸前,翻掌,手心向上成陽掌。
右掌漸向左胸前做圓弧形運動,左掌由右腹前向左向上掀掌,手心向上成陽掌。如此循環,雙手軌跡即為兩圓圈,速度轉快則如車輪飛轉,讓人無法捕捉,速度變慢則好似打太極一般,渾身無力。
而且他的雙腳也不是一直不動,而是一直有著輕微的活動,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出來。
短短一趟拳,便讓關舟大覺不凡,尤其身前之人渾身放松,好似混無力道,但卻又有一種讓關舟如芒在背的感覺,好似身前之人會隨時暴起發難,宛若萬針齊發避之不及。
“這是自然門的基本功內圈法與鴉雀步,看似很簡單,隨手畫圈,一看就會。但若沒有長期的實戰習練,沒有明師真傳點化,想真正領悟要訣,且能出神入化地應用,實在太難。”
“配合上鴉雀步,平時,慢練為太極,步行如八卦,實則為煉三丹之氣;快練則身似猴靈,輕快敏捷,飄如飛燕,無懈可擊。”
一旁王五低聲解釋。
兩人本就關系不淺,在譚嗣同還在世時,便已經經常切磋,因此對于自然門的功夫王五了解很多,也正因為如此,一聽霍元甲說了關舟的情況,這才信誓旦旦的說杜心五一定能夠幫助到關舟。
而且自然門本就擁有橫練功夫鐵豹護體功,最高境界能達到類似鐵衣罩體,尤其自然門真正的核心是練氣。
動靜無始、變化無端、虛虛實實、自然而然。
拳法講究拳行自然、圓轉自如、不呆不滯,軟脫靈活而一氣呵成。
現如今的關舟因為拳勁太剛,導致難以領悟或者說運用柔勁。
所謂剛過易折,這已經成為關舟一個致命問題。
好處是讓他面對拳術大師以下的高手無往不利,但面對拳術大師尤其領悟了四勁的人便很難對抗,若是對上宗師唯有一敗。
若是不解決這個問題,關舟從此將再難更進一步。
其實這主要原因要歸功于系統。
勁是一層一層的連,先剛后柔。
而關舟因為潛能點的直接提升,讓他免去了領悟的機會,直接將他的體魄提升到極致,失去了領悟柔勁的過程。
導致他剛勁太強,讓他后來越發難以掌控柔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