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轉眼間衛風來到歸南峰已經四個月了。
十月下旬,夏日的炎熱被暮秋的涼意驅趕,寒冷的冬天也在蠢蠢欲動。雖說是秋風瑟瑟,但這南湖邊的丹楓如火別有一番風味,楓葉映霜紅,一峰夕陽濃。
秋高氣爽,南湖泛著碧綠波光,倒映在湖面上的零零小屋和暮色夕陽,被游曳的幾艘小船和潔白的大鵝波撼。歲月靜好,這歸南峰如同世外桃源鮮有人來打擾。
衛風在這里安穩舒適地度過了一段時光。認識了始終冷著臉的二師兄李志、明艷動人的三師姐朱清,還結交了終日在火爐房煉器的四師兄百里越,五師兄趙康倒是極少看見,因為這位師兄一直在山頂的藏書閣看書,極少遇見。還有亭亭玉立、小家碧玉的兩胞胎姐妹四木、五木。看到老八時,衛風也是驚喜,果然是那個吃自己烤魚的胖子,名叫元禾。最后給自己留下影響最深的還是大師兄三木,那一聲“你好,我叫三木”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惡寒。
在這里呆了一點時間,衛風才明白之前柳穎所說的“不尋常理”。
來到此地四個月,連師父的模樣都沒有見過,問眾師兄師姐,除了大師兄也都表示沒有見過那位神秘的師傅。衛風就很疑惑他們為什么加入歸南峰,聽了他們的回答大致都與大師兄有關,例如最先進來的二師兄被被大師兄擊敗后就一直追著他,留在歸南峰上,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了二師兄。四木、五木也是大師兄與師傅外出時帶回來的,如今也都十七年了。
在其他歸元宗的山峰上,少的也有一千弟子和學徒,多則如歸靜峰有四五千弟子學徒,而這歸南峰加上衛風,再加上小雪貂也就十個弟子,沒有學徒。
本來這學徒的存在就是為了照顧弟子們的飲食起居,讓那些有天賦的弟子專心修煉。歸南峰沒有學徒,一切事物都要自己去做。種菜、洗衣、做飯、采購等事情都要躬身親為,就連衛風現在住的房屋都是自己花了半個月做的,當然這也有師兄師姐的幫忙。
這讓剛來的衛風一直發牢騷,但因為從小養成的獨立的性格,沒多久就完全適應了歸南峰的生活。
拋去以上問題,這歸南峰倒也算是一個修煉的好地方,靈氣充足、環境優美,很少有外人來打擾,倒也是一個清靜之地。遇到修煉上的問題就向師兄師姐討教,很是方便。以衛風觀察,這大師兄的修為深不可測,但能輕松擊敗不滅境的二師兄,至少也是不滅巔峰,很有可能已經步入天和境。這三師姐比二師兄稍遜一籌,勉強步入不滅中期。四師兄、五師兄都在不滅初期停滯不前,六師姐、七師姐因為才剛滿十八歲只有化神中期,跟八師兄元禾一樣。
這四個月以來,衛風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修煉,有時候與大家一起舉辦個篝火晚會,很是快活。還經常與雙胞胎師姐一起演奏樂器,四木擅琴、五木樂舞,加上衛風的竹笛,不時的合奏旋鳴,讓枯燥的修煉生活多了一些趣味。元禾師兄也會還時不時地拉上衛風下山美名為經歷凡塵,實則在山角的那個山澗里神火烤魚,有時候被三師姐瞧出端倪,少不了一陣挨罵,站在湖邊向湖中的魚道歉,惹得湖中大鵝“呱呱”大笑。
倒是小雪貂來到歸南峰之后成為了這里的寵愛,特別是三位師姐,經常撫摸逗樂這可愛的小雪貂,有時候小雪貂夜半三更了才偷偷跑回來。
四個月過去,衛風已經通完最后一個穴位,可謂是進展神速,讓山上的眾人都吃了一驚,紛紛陳贊“小師弟真乃修煉奇才。”馬上就要在師兄師姐的照顧下,突破自我進入化神境。
回想從村里出來的這六個多月,衛風總有一陣恍惚的感覺,總會在不經意間想起村里的大人們還有妹妹,腦海里也會時不時地浮現南宮音的面孔。他也拜托師兄師姐詢問關于圣體一事,但師兄師姐似乎并不在意其他山峰上的事情,所以對圣體一事雖有耳聞但也并沒有放在心上。不久,元禾師兄倒是帶來一個消息稱那圣體被宗主帶去出云游修煉去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
聽完后,衛風心里很是惆悵,這么長時間他很怕音姐姐會忘了他,或者不像以前那樣親密。他會常常想起給她淬體藥液的那個夜晚,也會想起那個牽手的皇古夜晚,他甚至會常常幻想再次見面時音姐姐會毫無顧慮地給他一個擁抱。
少年的心是敏感脆弱的,仿佛一陣風就能吹破那層防線。
上清一三六五九年,十月十九日,夕元節前夕,衛風已經在四師兄的器房待了三天兩夜了,為的就是煉化從不死棺帶出的金晶紫母,當然這是需要三爺來操作的,衛風只是打打下手。
因為夕元節即將到來,所以四師兄提前下山回家探親。臨走前,衛風征求他的同意使用并照看這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