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術法之道上的修行天賦,鄒橫不太確定,和身上的巫族血脈到底有沒有關系,可能在這方面也有一些加成吧,他現在對此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感覺,以他目前的修為,也沒有能力探究這一點。
騎在馬上,和李勝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鄒橫也基本上搞清楚了李勝等人之前的遭遇,以及接下來自己可能會面對的危險。
根據他之前已經知道了,加上現在從李勝口中得知的,鄒橫對自己這一趟任務,具體的內容重新做了整理。
如今他所在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多國林立的世界,鄒橫和他之前的師傅所處的國家是禹國,是一個實力還算不錯的國家,國土面積,大約有他前世所在的國家的一半左右,放到如今這個世界,禹國的整體實力,算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和禹國靠近的有一個國家名叫齊國,實力要比禹國強出一些,國土面積也比禹國更大一些,以往兩個國家也發生過不少摩擦。
因為彼此實力雖然有差距,但差距并沒有大到不可彌補的程度,所以互相之間是有勝有負的。
大約十年前左右,禹國和齊國發生了一次戰斗,禹國不敵,為了不動搖國家根基,只能選擇和談,最終的結果是賠償,然后送去質子,從而讓兩國停戰。
而初被送到齊國去的質子,就是李勝此行護送的對象,馬車中之前受傷的那位仁王殿下。
送質子回國,事情當然不會是那么簡單的,禹國專程從齊國將質子接回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今禹國的國君,已經快要不行了,原本國君還有不少的子嗣,可是這些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禹國現任國君的子嗣,基本上都夭折了。
這也就是說,仁王回到王都,十有**就會成為王儲,有很大的可能會繼承禹國的王位。
將自己國家的質子,從另外一個國家帶回來,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且不說李勝他們到達之前,禹國就已經為此事作出的努力,說服齊國的當權者,讓他們同意放質子回國,這其中不知花了多少代價。
就在李勝保護質子回國的路程中,他已經經歷了好幾次的襲擊,有冒充匪徒圍殺的,還有借助地形優勢,想要埋伏他們的,更有一些術士,暗中的施術,想要用術法直接將仁王咒殺。
帶兵正面沖突,李勝自己就能夠應付,可面對一些詭異的術法,李勝就很難顧及得到了,多虧了隊伍中之前的隨軍術士厲害,才能多次化險為夷,可惜,在之前的一戰之中,隊伍里原本的隨軍術士,在對方的刻意針對之下,卻不慎戰死了。
了解了這些信息之后,騎在馬上的鄒橫,雖然還在和李勝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但是心中卻已經飛速的盤算起來。
李勝他們之前所遭到的幾次戰斗,都是在齊國境內的時候,估計主要也是來自于齊國一方。
畢竟,雖然齊國的高層掌權者,在禹國的努力下,同意釋放的仁王,讓其被重新迎回禹國,可其中難免會有一些人,并不想放這個仁王回去,只是他們的意見沒有被采納而已。
還有可能那些答應的齊國掌權者,之前答應只是表面上的,真正的意圖也是不想讓仁王回到禹國的。
不過不管如何,過了邊荒之地后,來自齊國方面的危險,差不多可以放松大半了,雖然接下來還有可能遇到來自齊國一方的針對,可人數一定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