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鄴城之后,繼續前行兩天,就可以到達玉江,從這里開始,接下來的道路就有了選擇,可以選擇走水路,乘船沿著玉江,一路到達寒山城,最后前往王都,也可以繼續在陸地上行走,沿著官道一路前行,又或者稍微繞遠一些,翻過一座大山脈,多花一點時間到達王都!”
李勝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順便用手指在地圖上把他所說的每一條線路,都稍微比劃了一下。
鄒橫這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世界的地圖,畢竟在這個世界之中,地圖可不是隨處可見的東西,普通人的手里哪怕有地圖,最多也就是一個區域的地圖,或者是不太詳盡的那種,比較詳細的地圖,一般只有官方的手中才有。
李勝現在拿出的這張地圖,繪制的其實非常的精細,地圖上應該呈現出的東西,全都清晰的呈現了出來,甚至大大小小各地的地名也全都有標注。
小到一座村莊的名字,一座山峰的名字,也都用極小的字標注著,幾乎沒有什么錯漏之處,就是要查看起來比較費眼睛。
鄒橫估計,繪制這張地圖的人,恐怕應該也是術士之流,換做普通人,很難留下那么小的字跡,又將一切繪制的那么清晰。
仔細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鄒橫眉頭漸漸的皺了起來,就如李勝所說,他們接下來要前往王都,的確只有這三種選擇。
其中速度最快的,無疑就是走水路了,這樣可能也是最輕松的,大約十余日,就能夠到達王都。
可是走水路,危險實在是太大了,一旦遇到襲擊,十有**所乘坐的船只保不住,到時候眾人如果落入水中,也很難保護得了仁王。
而且走水路,沿途經過的大多數地方,兩岸都是很好的襲擊地點,遇到危險的次數可能會多到根本防御不過來,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如果在陸地上行走的話,走官道還是繞行,這又是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人注意到仁王的行蹤的話,繞行可能是一個好選擇,避開眾人的目光,悄悄的就到了王都,可能也不會遇上太多的危險,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從仁王回到禹國開始,在他身上的目光,恐怕就會一直死死的盯著他,不會讓他有脫離這些目光的機會。
鄒橫現在倒是想能不能玩個偷梁換柱,在暗中的目光注視下,想個辦法瞞過眾多目光,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得帶著仁王一路從小路走,說不定這樣真的能成。
至于說最后一個選擇,走官道,這就沒有太多好說的了,優勢和劣勢都是明擺著的,要是選擇這條路的話,那就得一路沖破重重的艱險,最終才能回到王都了,
當然,選擇了走官道,就不會有人敢明目張膽的鬧出比較大的動靜,這也算是個好處了。
鄒橫沒說話,仁王心中也正在仔細考慮著,仔細思索著這三條路的利弊。
從自身來講,仁王當然是希望自己盡早回到王都,那樣他也就不用擔驚受怕了,大部分事情也就能夠塵埃落定,所以走水路無疑是最快的,可他也知道,走水路絕對是最為不智的選擇。
走官道明面上來看是最安全的,可同樣也會遇到危險,至于說從小路繞行的話,避不開別人的眼線,那就根本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