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橫在運轉法力之后,很快就進入了修煉的狀態,與此同時,他將一部分法力注入到玉書中,頓時,鄒橫就感覺到了一種狂猛厚重的意境。
他的腦海之中仿佛看到了一幅畫面,他看到了一個身高數百米的巨人,立在一座小山前,伸手抓住了那座小山的山峰,然后猛然一用力,將那座小山從地面下拔了起來。
這個過程中,地面在不斷的顫動著,一些細微的裂縫,也出現在了地面上,一直等到個高大的巨人,將那座小山從地面上拔了起來,大地這才恢復平靜。
而緊接著,肩膀上扛著一座小山的巨人,腳步沉穩的往前走著,很快他就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這個時候,巨人將肩膀上扛著的小山甩到了大河的中央。
在小山落地之后,很快就在河底扎根,重新和地脈連接在一起,仿佛原本就是一座屹立在河中央的小山。
而大河的河水,因為小山的出現被一分為二,任憑河水如何重刷,小山就是穩穩的屹立在河中央,將河水分流。
看到這樣的畫面,鄒橫心中升起的一絲明悟,對于這門搬山大術,他好像有了那么一絲絲的領悟,可是這么一點領悟實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可能讓鄒橫這么快就把一門道術學會。
睜開雙眼之后,鄒橫看看自己腿上的玉書,他發現這張玉書表面的顏色,似乎變得稍微暗淡了一些,沒有之前那么有光澤了。
對于這一點,鄒橫也沒有太感到意外,玉術雖然能夠承載之前修煉者的修煉意境,可是,隨著玉書中的意境被人感應的次數越多,慢慢的就會被消耗掉,直至徹底的消失,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鄒橫得到了這頁玉書,之前絕對被看過不少次,里面殘留的意境已經不多了,鄒橫估計,最多使用個一兩次,恐怕就基本失去作用了,這也是周故和周緣那么大方的另一個原因。
但不管怎么說,剛才的意境,還是讓鄒橫有一些體悟的,起碼對于修煉這門搬山大術的前置術法,他的心里已經有了一些猜測,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就可以嘗試一下。
另外入手了這門道術,鄒橫對于道術這一級別的術法,也多了一些了解,他也不得不感嘆,一門道術的復雜程度,真的要遠遠超過法術。
就拿這門搬山大術來說,鄒橫哪怕看過了一遍,并且也體悟了一下其中的意境,但他感覺自己對于這門道術的修煉,還是一知半解的,并沒有領會透徹,那些晦澀難懂的內容,需要好好的咀嚼之后,才能夠明白其中真正的意思,僅憑現在自己掌握的程度來看,目前的自己,想要學會這門搬山道術還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