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橫回到禹國之后這么久了,仁王終于真正向他發出了招攬的邀請,而且態度非常誠懇,直接以國師之位相待之。
如今的國師閔孝行,他遲早有一天會放開國師的位置,到時候鄒橫就可以繼任這個位置,成為禹國新的國師。
而仁王如此做,他考慮的也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兒子趙禹,他似乎想要將未來趙禹的一切都會安排好,讓他在繼承了禹國之后,能夠成為一個不需要為太多事情頭疼的國主。
得到這樣的邀請,鄒橫此時心中其實沒有太大的排斥,畢竟在這個世界,他就是禹國人,在國都目前也過得不錯,將來有一天成為了禹國的國師,他也不用擔心自己會被很多的瑣事纏身,大多數時候依舊能夠進行自己的修煉,這一點看看現在的閔孝行就知道。
而且到時候,有一個國家的資源供養,鄒橫雖然不是很需要這些,可絕對也是會對他修煉有一定幫助的。
最終,對于仁王的邀請,鄒橫沒有給出一個很肯定的答案,只是說自己會考慮的,不過他這樣的答案,似乎已經讓仁王感到滿意了。
仁王離開之后,接下來又是趙禹每日送來戰報,不過戰報的內容,相比之前送來的就比較少。
齊國畢竟也不是吃素的,盡管如今的局勢已經對他們很不利了,可進攻齊國的力量,依舊遭到了頑強的抵抗,禹國大軍攻城拔寨的速度明顯減慢了不少。
另外,那些小國派出來的兵馬,其中有一個小國,已經被齊國的一支兵馬擊敗,并且將其力量絞殺了大半個,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布退出戰場了。
至于包圍齊國國都的兩支叛軍,這段時間他們也不好過,一部分齊國的兵馬,選擇了救援齊國國都這邊,對他們發起了猛攻,如果不是李勝所帶領的禹**隊的幫忙,恐怕他們對于國都的包圍,就要被那些兵馬給沖破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于國都的包圍情況也很不妙,畢竟齊國的國都內,也是有著守護的力量的,他們也同樣在嘗試著沖破包圍,而且一國的國都,作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匯聚著許多的人才,也有很多厲害的術士,有他們幫助齊國國都內突圍,兩支叛軍還能夠堅持多久,恐怕真的很難說了。
目前禹國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拖延這個時間,只要時間拖得夠長,禹國所能夠取得的優勢就越大,能夠消耗的齊國的力量就越多。
等到這個時間拖到了一定的地步,齊國國都的包圍哪怕解了,到時候對比兩國的力量,齊國也已經不是禹國的對手了。
國師閔孝行這段時間還是沒有什么消息,應該還是在和齊國的那位前柱國兩人僵持著。
十多天過去,兩國的戰況基本就是如此,禹國所取得的優勢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如今已經攻占了齊國大片的國土,已經達到了能讓齊國傷筋動骨的程度,哪怕此時收手,禹國這一戰也能夠稱得上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