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橫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大概過了七天左右,趙禹就領著八萬多人,進入了齊國,一路來到了軍營這邊,同時,他也帶來了仁王新的命令。
在軍營的帥帳之中,李勝看完了趙禹帶來的命令,就將其遞給了身旁的鄒橫,而鄒橫也毫不避諱的接過來看了一眼,并沒有露出任何意外之色。
仁王最新傳來的命令,是讓趙禹來齊國這邊支援,然后負責后勤安排之事,具體情況聽從李勝的調遣。
簡單的解讀一下,就是感覺大局已定,所以這個時候,將趙禹派過來,多少混一些戰功,這有利于他日后繼位。
而和趙宇一起來的那八萬大軍之中,還有和他情況類似的,大多都是禹國如今貴族階層的年輕一輩,這個時候過來,也是跟著混點戰功的。
他們相比趙宇來說,更加需要戰功一些,畢竟趙禹作為仁王唯一的兒子,日后無論如何,都是會繼承仁王的位置的,而其他那些貴族階層的孩子,他們以后就未必了。
在鄒橫放下手中趙禹帶來的仁王命令之后,趙禹這時候才開口說道:“父親的命令就是如此,我接下來就要在軍中聽令了,來之前父親特地囑咐我,讓我一切聽將軍和法師的,二位都是我的長輩,就請兩位長輩多多教我!”
“殿下客氣了,陛下的意思我已經明白,接下來殿下就在軍中歷練一番,后勤之事比較繁瑣枯燥,但實際上對于打仗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相信殿下在之后一定會有所得!”李勝聞言,便點了點頭開口道。
對于趙禹的到來,李勝其實有多少猜到了一些,不過對此,但并沒有什么太多的想法,該有的想法,仁王都將其擺在明處了,也不需要費腦子去想,既然人已經來了,而且有仁王的命令,那么命令怎么說,接下來怎么做就是了。
他所需要保證的,就是趙禹的安全,至于趙宇是否是真的想學點東西,那就看他自己接下來的表現了,反正他只要愿意用心去干,就一定會有所得。
不過隨著趙禹的到來,接下來對于齊國的進攻,又要重新開始了。
而重新向前推進之后,禹國也并沒有因為之前一戰,讓接下來的戰斗如同摧枯拉朽一樣,能夠一路碾壓過去。
當然,之前的勝利對接下來的戰斗是有幫助的,而且幫助很大,只不過因為投降的齊國大軍人數比較多,對于這些投降的齊**隊的看守,要牽制住禹國一部分兵力,如此一來,繼續往前推進的大軍,數量上的優勢并不是特別的明顯。
而且占領了一處地方之后,對于已經占領的地方,是要有人留下看守的,這樣造成的分兵就更嚴重了。
好在有趙禹帶過來的八萬大軍,在適應了幾次戰場的環境之后,就真正能夠拿來用了,而且禹國這邊,對于投降的齊國大軍這個大包袱,也并不是準備一直背著的,最近同樣也想了不少的辦法,正在逐漸把這個包袱給解下來,同時也把這部分被牽制住的人手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