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臣開口之后,其他的官員也立刻開口附和,因為這個時候,新的國主立刻繼位,的確是對禹國來說最好的選擇。
鄒橫看著這些大臣,他心中也不得不佩服仁王,對方連這一點都想到了,他知道在這個時候,趙禹的繼位會非常的順利,不會有任何一個禹國的大臣從中作梗。
聽著這些大臣的話,趙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壓下自己的悲傷,隨后看著這些大臣開口說道。
“父親剛剛駕崩,原本應該先行舉行葬禮,再說繼位之事,不過此時禹國情況特殊,父親也時常教導我,為君者要以國事為先,所以,就依各位所言,孤先行繼位,然后再為父親舉行國葬,各位大人可以回去先商議一下,在孤繼位時,要以何種仁政,來安撫剛剛歸附我禹國的百姓!”
“殿下英明,臣等定當為殿下分憂!”聽到趙禹的話,在場的大臣又同時躬身行禮道。
事情至此,接下來就好辦多了,來的大臣們也紛紛一個個告退,在退出王宮的時候,有些大臣突然間感覺到,趙禹即將繼位,他們好像比仁王在位的時候,心中感覺稍微放松了一些。
接下來幾天時間,趙禹繼位的各項事宜安排得很快,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操心,禹國的各位大臣就已經將事情辦得很妥當了,新任國主即將繼位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如今禹國的疆土,還有其他鄰近的國家。
還有接下來新任國主繼位,即將施以仁政的消息,也一同傳到了整個禹國境內,讓原本比較緊張的局勢,瞬間就緩和了不少,齊國的百姓,還有剛剛被禹國打下來的那些小國的百姓,在經過了仁王這位他們比較厭惡的國主后,對于新任的國主,心中多少抱著一絲希望。
前前后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趙禹的繼位大典總算是準備妥當了,而這一個月的準備,還是為了能夠盡快安穩局勢,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從簡之后的結果。
在繼位大典舉行的這天,大蒼和虞國,還有周邊依舊存在的幾個小國,都派來了人前來觀禮。
只不過這一次的觀禮陣容,恐怕是最近這幾百年以來,禹國國主繼位時,觀禮賓客最少的時候。
畢竟緊挨著齊國的那些小國,如今都已經被干掉了,剩下來觀禮的這幾個小國,他們是位于原本禹國附近,和原本齊國隔得非常遠的小國。
在為數不多的外賓的注視下,趙禹換上了禹國國主的服飾,在一片禮樂聲之中,一步步走上了代表禹國國主的位置。
同時,主持繼位大典的禮官的聲音也響了起來,開始宣讀經過商議之后確定的幾條仁政,這其中包括土地的一些劃分,稅收的一些減低,還有城池的修繕與新建,戰斗之中俘虜的安置等等,一共有九條,全都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等到宣讀完之后,禹國的文武百官,上前對著趙禹參拜,確定了君臣之間的名分,在這之后,趙禹又站起身來,從高處走到了鄒橫的面前,對著鄒橫深深的一禮,同時開口道。
“孤,請拜法師為禹國國師,望法師屈就!”
看著在自己面前對自己行禮的趙禹,還有那些投向自己的目光,鄒橫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后開口道。
“從今日起,我鄒橫,就是禹國新的國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