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竹子做什么?眾人不解!
有人疑惑道:“難道陛下想用竹子做梯子從懸崖上下去?可我們不知道懸崖下面多深,也不知道炎國有沒有防備,而且幾百丈長的竹梯很難穩定……”
做梯子?當然不是!
“你們放過風箏嗎?”葉君忽然問道。
“當然放過了,小時候有次我的風箏跌到隔壁寡婦的房頂,我去撿風箏結果被村長打了一頓……”張鐵牛甕聲甕氣道。
“你小子看到不該看的吧……”眾人大笑,戲謔不已,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廖經山老持穩重,皺眉深思,有些懷疑到:“陛下是想做風箏把人帶下懸崖?可是,風箏能帶得動人嗎?”
眾人聞言,無不吃驚的瞪大了眼睛。
用風箏載人?這可是聞所未聞啊!
“只要想辦法,鐵疙瘩都能上天,風箏載人也沒什么不可能的,我們也不需要風箏飛起來,只需要能滑翔就行!”
風箏載人并不是不可能,史書中曾經記載過,齊文宣帝下令讓囚犯乘坐風箏,從八丈高的金風臺上向下飛行,能夠飛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結果有一個叫黃頭的死囚犯成功飛出了城,飄到了一個叫紫陌的地方。新唐書中記載,叛軍田悅圍城的時候,守將張丕就派人稱作紙鳶飛出去求救,帶來了援軍。可見,風箏用作軍事是自古有之。
炎國二皇子想出用百姓做擋箭牌,堵在子午谷,阻攔大永國的腳步,雖然心狠,但不可謂不是毒計。
此時,炎國二皇子親自坐鎮子午谷,派人盯住了子午谷的出口,不斷打探永軍的動向。隔著子午谷,他們雖然看不到永**隊在做什么。但是,子午谷中的老百姓還在,就說明永**隊過不來,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永國也不過如此,區區小計就讓他們無計可施!”有人大笑。
“永國那群老頑固最講究什么狗屁仁和,要是他們皇帝屠殺平民百姓,回去之后肯定會受到攻訐,被罵作昏君,所以,就算推遲進攻,永國皇帝肯定也不想背負罵名!”
“但是他們萬萬想不到,我們派人前往圣地通知了大皇子,現在來人應該已經在路上了!”
二皇子面無表情,但是聽著屬下的夸贊,心中也十分得意。這條絕戶計就是他想出來的,不但把老百姓驅趕至子午谷,還把百姓餓了幾天,讓這些老百姓連逃走的力氣都沒有。
一直以來,父皇都寵愛老三,甚至派遣老三去巨鹿關混資歷,收割勝利果實。現在,老三死了,自己以此計延緩永國進攻,等于是救了整個大炎,到時候,還有誰有資格和自己爭奪太子之位?
就在這些人沉浸在毒計得逞的時候,另一邊,子午谷旁邊的山崖上已經密密麻麻的扎好了風箏。
這些風箏小的都有五六米長,大的十多二十米,全是用竹子搭建,上面蒙了一層牛皮,牛皮不夠,就用將士的皮甲,反正把風箏扎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
風箏密密麻麻擺滿了山頭,只怕有上千架。
“陛下,風箏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扎好了。”廖經山目光帶著激動,說道:“這一批風箏足夠承載五千人,作為先鋒部隊,直搗黃龍。”
葉君微微頷首,道:“五千人,足夠了!剩下的部隊,留在這里,負責遷徙這里的百姓,幾百萬人啊,等打下炎國,這些人也是我的子民,絕對不能白白死了!”
廖經山點了點頭,道:“陛下,這次先鋒營讓我帶隊吧!”
葉君搖了搖頭,道:“廖將軍,安置數百萬民眾,需要一個老成持重的人主持工作,此事非你莫屬。先鋒營由朕親自率領,直搗炎國都城。”
葉君自然清楚廖經山擔心什么,笑道:“朕的武功你也知道,不用擔心,執行命令吧!”
廖經山對風箏作戰還有些不放心,畢竟曾經從未用過,但是見皇帝態度堅決,只能得令離去。
葉君回頭看向眾人,三十多個武極強者,一百多個大宗師和三百多個宗師,剩下的也全都是從軍中挑選出來的武功好手,湊足了五千人作為先鋒營。這樣一支力量,即便是遇上十萬大軍,也可以把對方殺個對穿。